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章 兩心同(2) 難道她知道他是祁隱了?……

“楊閣老想自保?靠司禮監?”

“是。陸平再如何,如今都是掌印大太監,不可小覷。”

永嘉輕輕點著頭,月光滿落花圃,幾只螢火蟲在亭外的花圃外翻飛著。她望著遠處點點如星子的螢火,時而分散時而聚合,有若朝堂之上各方權力的角逐。

“若皇兄知道司禮監和內閣通了氣,定難容忍。”

胡大人頷首,明白公主如今已了悟他話中的兩重意思。永嘉思忖了一會兒,最後望向胡朋興,秀眉輕輕蹙起:“具體怎麼做?我能做什麼?”

“官場之事殿下不通,若殿下放心,我會為殿下籌謀,還有喬家。”胡大人言簡意賅道。

放心這兩個字,實難。永嘉默了一會兒,就像她從前考慮陸平為什麼要和她聯手那樣,就像她考慮裴清為什麼要娶她那樣,事情到了一定份上,她還是信不過人。

有時候,她覺得自己的疑心和皇兄一脈相承。

最終她還是開了口,雖然聲音有些生澀,說話說得艱難:“事成,胡大人想要什麼?”

她的這些疑慮未出胡朋興的意料,他笑了笑,道:“殿下,我雖不是墨之那般的權臣重臣,但好歹還是個內閣閣員,該有的,都有了。”

永嘉沒有放下疑慮,淡聲道:“我以為大人想做首輔。”入了內閣的,誰不想坐上那個位置?

“年輕的時候想過。”胡朋興笑了笑,“不是人人都想這樣,墨之比我想通得早,殿下或可問問墨之其中緣由。”

永嘉啞了啞,默了半晌,最終道:“多謝。”

雕兔玉墜子在他手中摩挲了半月,已然比從前更溫潤透亮。裴清立在窗下,日光透過軒窗上糊著的紙,變成一片柔光,落在他手中的墜子上。

忽地,他聽見了驛站外馬被拉直韁繩揚起前蹄驟然急剎時傳出的長長的、尖銳的嘶鳴,外面守著的將士躁動起來了,隨即傳來一聲瓷碗摔碎在地上四分五裂的聲音。

去耳屋煎藥的阿泉驚落了瓷碗,向著屋內高聲喚了一聲“爺!”。

驛差到了,雙手高捧著一卷明黃聖旨疾跑入了驛站院內,揚起一陣如黃霧一般的煙沙,邊道“聖旨到!”“聖旨到!”。驛站裡歇腳食宿的官員紛紛停了手中的事,換馬喂馬的驛卒也聽了,個個湧到院裡看此生難得一見的聖旨親卷。

不同於院外湧動如浪潮的躁動,屋內仍然安靜,裴清將墜子仔細裹入素帕之中收好,不慌不忙地出了屋,恭謹、端正地跪了下,跪接聖旨。

“前有罪臣禮部侍郎、加授戶部尚書銜裴清,念其盡忠職守、治下有方,特酌情開恩,令其戴罪立功,以正五品戶部郎中之職領原先諸事,欽此。”

宣罷聖旨,驛差連忙上前來扶起裴清,邊道:“裴大人快請起,三日後戶部郎中林大人會奉旨親自來迎大人回京。”

戶部郎中林會,兼任三年江浙巡鹽禦史,是裴清一力提拔推舉之人,裴清獲罪之後隆順帝卻未革除裴清手下這些人的差事。裴清官職雖降,但讓林會來迎他回京,足以得見隆順帝心切。

待林會到了淮安府,二人即刻啟程回京,林會細說了京中近況,他言:“皇上此次讓大人回京是為著兩件事,一件是杭州買賣之事,杭州近來的事大人可有聽聞?二便是陸、楊聯手之事。”

“陸平和楊閣老如何了?”裴清徑直道。

誰人都知道杭州之事不過是個幌子,只是各方讓裴清能順利回京的藉口罷了,永嘉和胡大人是如此,隆順帝亦是如此,順水行舟,推波助瀾,最終還是為著牽制陸、楊。

林會道:“臣離京前,有禦史彈劾陸平收受楊家五十萬兩銀子,又有官員檢舉戶部前兩年的鐵銀對不上賬,鐵銀是楊閣老的門生領命收的,大人知道。”

這些事裴清都知道,但凡差事能和銀錢貼邊的,個個都是肥差。他所掌鹽稅、織造、關稅肥得流油,但最後進的是大內隆順帝的口袋,可旁人進的就是自己的口袋。

“誰做的?”

林會道:“臣覺得像是胡大人的意思,但沒有實證。誰做的不都一樣麼?只要大人回京就好了。”

將其餘瑣事都問了,裴清便將近日京中情況知曉了大概,也明白了隆順帝為何出此下策召他返京。胡朋興願意在此事上出力,他並不吃驚,吃驚的是,中間還有喬家。

他知道她不喜歡官場的事,如今為了他,她卻做了這麼許多。

為什麼?

心中的那個猜想愈紮愈深。

難道她知道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