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香入味,沒有絲毫其他肉類的幹澀感。
劉善淵眼前一亮。
“如何?”馬知府看戲一般,氣定神閑地問道。
“店雖小,菜品不輸翠園酒樓。”劉善淵保持原定評價。
“哈哈哈哈哈,劉老弟,才剛到北境就懷念京城了?”馬知府抖抖眉,開起了玩笑。
被戳中心事,劉善淵尷尬地拿起木勺舀了一口湯。
這一嘗,更加驚喜。
常規的素燴湯不過用一些新鮮蔬菜,白蘿蔔、冬瓜切塊兒,木耳、豆腐切片,口感清淡。
桂記的湯底卻格外有滋味,軟爛清甜。
“蟲草、枸杞……加上這些滋補食材,店家這麼捨得下本錢,當真能維持經營嗎?”
劉善淵頗為不解。
“薄利多銷,大人喜歡就是小店的福分。”桂枝兒結束了零散售賣,前來添酒。
她施施然彎腰,修長的手指提起酒壺,輕松寫意地向酒杯中傾倒。
桂枝兒的動作輕盈流暢,琥珀色的米酒在空中劃出一道優雅弧線,最終墜落杯中。
水聲叮咚,宛如一曲優美的樂章。
劉善淵點頭回應,不再多言,唯有視線多停留了片刻。
一場隱蔽低調但不簡陋的私人宴請,賓主盡歡。
劉善淵還想請教一些治下方策。
畢竟鎮北府除去中心府城以外,下轄榆塞關、十二堡、龍沙鎮、淩河縣四個區域。
馬知府眼神遊移:“這、這個風土人情各異,劉老弟你接手後自然就懂了。”
桂枝兒在背後抿唇一笑。
要論馬知府對政務的瞭解程度,那就只有:
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
劉善淵對上她嘲弄的眼神,便也明白了幾分,不再聊掃興的話題,轉而向馬知府介紹起京城的最新動態。
酒過三巡,切入正題。
馬知府整了整棉袍大袖,端坐起來,神態肅穆地揮揮手:“小娘子下去再添個菜吧。”
“是。”桂枝兒知趣地起身離開。
桂記鹵味店門口的牌子變成“今日售罄”。
厚重的棉布簾也被妥帖地放好,以抵禦寒風侵襲。
小店內爐火熊熊,暖意融融,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適合談私密話題的地方了。
“劉老弟當真是從京城來的?”馬知府嗅了一口醇厚口感的米酒,壓低聲音,在酸味中眯了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