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9章 成了一個迷

“母親……”唐錦兮聽著景賢提起母親,不由得略略有些心酸,自幼被送走的她,從小都不知道有父母的她,此時竟是有些悲傷難過。

景賢見唐錦兮有幾分落寞傷悲,不由得有些疑惑問道:“怎麼了?”

“母親已經故去十餘年了。”唐錦兮的聲音十分的傷悲,她此時竟是越想越難過,父親的背叛,姜氏的算計,這所有人所有人,父親與姜氏那對……兇手,竟是如今還在逍遙快活,這讓她如何能夠忍受?如何能夠承受呢?

景賢原本以為佳人過得美滿幸福卻是沒有想到佳人已經故去那麼久了,景賢頓時感覺到了萬分的心痛,“怎麼會呢?怎麼會呢?”

唐錦兮深呼吸了一口氣,垂眸略略難過說:“母親因為受了刺激,生微臣的時候難產,雖說是傷了身,但是不至於故去,原本家中來人斷言,母親若是熬過五日便可轉危為安,誰知道……”

“如何?”景賢有些心驚,他不會不知曉依著管家人的醫術,不會令人難產無救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難不成是人為的?

唐錦兮垂眸眼神之中帶著痛惜,“母親在第四日的晚上,子時將要來臨的時候嚥了氣。我外祖家人本欲上前救治,卻被以男女七歲不可同席,寧死不可失貞,讓母親走的清清白白為理由,錯過了最後的機會,不僅如此,就是母親究竟是如何故去的,也是成了一個迷。”

景賢看向了唐錦兮,眼神之中帶著些許冷意,“唐愛卿,你這話又是為何等意思啊?”

“微臣言輕,自幼被放逐到鄉野荒院,若非有一個忠僕相伴,若非遇到了微臣的師父帶微臣回家,否則臣……”唐錦兮輕輕搖了搖頭,想到自幼被趕離的那個姑娘她就心痛,她不會不記得他們是打的什麼主意,是預備著讓她代替唐攸進宮受苦的,卻不想唐淮升官,唐攸選妃入了東宮。

景賢聽了唐錦兮的話,不由得眉眼之中帶著幾分慍怒之色,“唐愛卿,你所言可是真的?”

唐錦兮垂眸,“微臣自知您我君臣第一次見面,實在不應該如此,再說,子不言父過,微臣並沒有怨言,只是微臣想要替早逝的母親,道一句不公平罷了。”

景賢嘆息了一聲,“唐愛卿,你是要說些什麼?”

“陛下,臣想向陛下請命,讓臣可以調查母親故去的事情。”唐錦兮看向了景賢,語氣之中帶著三分的堅定。她知曉如今唐攸已經成了太子的良媛,一旦她有了皇嗣,那麼日後她便是可以給她孃親求一個名分,唐錦兮不樂意看著姜氏依舊霸佔著她孃親的位置耀武揚威下去了。

景賢看著唐錦兮,不由得露出了疑惑之色,問道:“這又不是難事,你如今已經是官身,朕封你做左將軍,正三品的官位,如何不能調查這小小案情?須得讓你特意在今日奏報?”

唐錦兮咬了咬唇道:“陛下有所不知,臣在家中為人女,不好隨意行事,且……且此案涉及人員,乃是東宮唐良媛的母親,唐良媛母親乃是父親的新寵,臣……”

景賢看了一眼唐錦兮,隨後便是有些嘆息,怪不得她會選擇在今日說出來,原來竟是如此……

“父親新寵,那麼便也是長輩,有因著她是東宮太子的生母,你不好隨意調查問訊可是這樣?”景賢看向了唐錦兮,神情之中帶著幾分試探問道。

唐錦兮點了點頭,“是的,陛下。”

景賢亦是點點頭,隨後淡笑了一聲,“這不是困難之事,你如今是正三品的左將軍,自然可以為你故去的亡母請一份誥命,不過……這追封故去的母親,畢竟是難事。需要仔細調查,朕倒是有一個辦法,可以讓你母親名正言順的擁有該有的身份。”

唐錦兮不解地看著景賢,“什麼?”唐錦兮覺得景賢絕對不會輕鬆的讓她達成目的,說不定就會有所刁難,唐錦兮心裡打鼓,只盼望這皇帝不要強人所難才好。

景賢看向了唐錦兮輕笑一聲,“唐愛卿,朕聽聞朕的皇兒很是中意於你,你又是朕舊識的女兒,你若是入東宮為妃,你的母親自然是要追封為夫人的。到時候,你母親的冤屈,自然是可以得報。”

唐錦兮聽聞了這話,不由得眸光一縮,她猶豫了起來,沒有辦法,她一點也不想嫁給景閱,真的不想。坐在宴席的座位之上,唐錦兮一直是心不在焉的,自從從大正宮出來,被黃長玉派人引領著到了席上坐著,唐錦兮心裡一直是七上八下的,她原本以為自己會被帶著去皇后景泰殿的宴席上,沒有想到卻是來了前朝承光殿這裡,她可以感受到自四面八方投遞來的打量的目光,唐錦兮沒有辦法平靜地接受這些打量著的眸光,卻是她的自尊也不允許自己在這大殿上失態。

唐錦兮一早便被皇帝叫走,在大正宮內跪了那兩個時辰,又與皇帝交談了那麼久,所以時間早已經耽誤了不少了,唐錦兮原本是早早地就來了,卻沒有想到直到快開席,她才被引領著過來,本身身為女官就更令人注意的,如今又是遲到,不能不讓人打量質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著是三品的武官,又是個女官,唐錦兮是獨坐的,並不似其他官員一般二人一席,唐逍辰的官職與唐錦兮相同,本身是可以與唐錦兮作伴,可是彷彿偏偏故意的一般,唐逍辰竟是被安排在了他平日裡最是看不上的,戶部侍郎的身邊,這倆人原本就誰也看不上誰,是兩看兩相厭。

戶部侍郎餘逐是正經的文官,自幼便是有才子之稱,又因為他是皇帝的昭媛的侄子,所以也是受矚目的,不過的他爹倒不是顯貴的權官,只仗著妹妹當初嬌寵的機緣才得了一個禮部主簿的官職。

餘逐不似他爹迂腐,他倒是真的有幾分本事,對於身為昭媛的姑姑向來尊敬,可也沒有仗著姑姑得些什麼。餘逐自小,三歲識千字、五歲唸詩經、七歲上已經開始讀四書了。他倒是景國開國以來,以十二歲的年紀考下秀才的第一人。

如今已經二十一歲的餘逐,在三年前得下探花之位後,去最為艱苦的轆州,歷練了三年雖然在任期間沒有大功,卻也是相對平和穩定,民風安穩,又因著劉昭媛的建議,才得了這戶部侍郎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