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在秦昊身邊,直到死去。
那個孩子已揹負了太多。
他不該,也不能獨自一人沉淪。
世間最絕望莫過於此。
“你們看,小昊好像對有反應。”
就在這時,有人驚呼。
只見秦昊空洞的眼神突然望向了這邊。
目光焦距在稚童們手中的木凋。
那渾噩而死寂的眸色,似乎在那一刻泛起了幾分漣漪。
“他對自己的凋刻還有反應!”
此話一出。
所有老兵席地而起。
滿臉寫著激動。
還有反應。
小昊還有反應。
他還沒有徹底淪陷。
“我去喚醒他。”
有老兵說著。
拿著木凋就要出城。
死,對一名老兵來說並非恐懼。
而是一種解脫。
若能救下秦昊,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會遲疑。
“我去。”
一位聲音沙啞的夫子搶過木凋。
毅然決然的走了過去。
他是長安城的夫子。
是秦昊的啟蒙老師。
每次廝殺回來,他都會抽空交給這些孩子一些啟蒙知識,若非他的言傳身教,秦昊的信念不會如此根深蒂固。
秦昊此刻的堅守,有他一半的責任。
他的內心在備受折磨。
時不時就在想著,若自己不教導秦昊,讓他像個無憂無慮的孩童一樣自由自在,會不會更好一些?
他想救贖自己。
也想救贖這個孩子。
哪怕付出性命。
他出了城。
七十有六的蒼老軀體依舊堅挺,一步步靠近了秦昊。
秦昊當即有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