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質問唐王。
聲音不大,卻在頃刻間傳遍隋國。
因為他是西征後代。
爺爺出征。
父親出征。
只留下孤兒寡女,鬱鬱寡歡。
他不容許自己父輩,爺爺輩的榮譽,被隋國拿來當做過度渲染的工具。
世間事最怕滲水,水分多了,也就不值得信任了。
一人守城,一人撼動大漠,一人開疆擴土。
這確實振奮。
每每聽起,都會讓人熱血沸騰。
可極大鼓舞士氣。
但這種事做多了,紙終究包不住火。
一但宣揚過度,西征軍的犧牲將成為笑話。
成為日後的笑談。
所有人都能心安理得的嘲弄一句,西征軍?隋國的口號而已。
身為西征後代,他們怎能接受這般侮辱。
這是在拿他們父輩的犧牲當做工具。
此言一出。
那股熱血漸漸平息。
無數人心中湧出一股失落。
有那麼一個瞬間,他們確實感到了來自心靈的震撼,熱淚盈眶,為西征軍的犧牲而感到悲涼。
可他們不希望這只是隋國宣揚士氣的手段。
他們的願望很簡單。
隋國境內出現一位真正驚天動地的大英雄。
他能振奮人心,讓隋國被打怕的民族嵴梁重新挺起。
出現了,他們歌頌。
沒有出現,他們甘願等待。
但卻不能是騙人。
這會讓隋國子民蒙羞。
讓南域蒙塵。
讓人族挺不起胸膛。
讓妖族看了笑話。
這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陽江三月,隋國出征,征討西域,恢復大漠,此戰,唐王御駕親征,西域不復,帝皇陪葬!”
隨著人們的討論。
隋國的一則訊息再次將此事推上了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