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打算何時推行科舉取才之制?”周不疑憑自己的本事和能力,坐穩了吏部尚書一職。
底下的人都是新來的,恰恰也正因為他們是新來的,對於周不疑的命令那是執行得百分之百。
如此一來,周不疑在一回與曹盼小聚時,提出了這個問題。
“還不是時候。”曹盼這般地說。
“咱們的底子還不夠穩,剛改了官制就想改取才之制,上次咱們讓他們窩裡鬥贏了一回,再有下次,他們就會學乖了,這一招也不是百試百靈的。”
周不疑道:“魏公之意,秋收要再徵孫權?娘子一道去嗎?”
“阿爹之意是讓我留守。”從前曹操能大大方方的去徵戰是因為有荀彧坐鎮後方,如今曹操要再出徵,曹盼也得給他留守。
察覺到周不疑的目光閃露出著光芒,“元直有什麼話不妨直說。”
“若丞相出征孫權,太平了兩年的荊州劉備必會動。”周不疑指出,曹盼道:“漢中?”
周不疑點點頭,“漢中自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劉備休養多年,此時丞相若出征孫權,劉備必然興兵漢中。”
“元直知道我在想什麼?”曹盼突然冒出這句話來,周不疑看向曹盼,不解曹盼何意。
“無知之前說過劉備有些運道,他若來漢中,我想讓漢中成為他的葬身之地。”曹盼的目光閃爍著前所未有的亮光,她是真的這麼想。
“我等了兩年,我兩年不動,就是想讓劉備動。於我們如今的局勢,誰先動就是誰先坐不住,我啊,就是想要看看諸葛能明白這樣的局勢誰動誰就輸了先機,劉備能不能忍,又能忍幾時。”
各方的諸侯皆已平定,曹操的北方已經太平,除非他們能挑得異族興兵,但就算是異族興兵,如今幽、涼之地皆是曹盼的兵馬在守,他們敢動,曹盼管叫他們有來無回。
而諸葛亮這兩年一直在不斷地吸收南中的少數民族而以壯大自己。
南中之地,隨著諸葛亮實施不屯兵不留官以制,民心已歸。
曹盼在強大之餘,諸葛亮何嘗不是在不留遺力的讓劉備也在強大。
可是啊,一個人弱得夠久了,突然強大起來,壯志再起,劉備又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漢中為兵家必爭之地,他能忍一時,卻忍不得一世。
偏偏曹盼對於攻城掠地一事並不熱衷,諸葛亮未必沒有勸劉備讓他等曹盼出手。
可是在益州最弱之際曹盼都沒有派任何兵馬進犯,只將北地收拾安定。
曹盼今歲幾何,而劉備又是幾何,曹操迫切的想要一統天下的心,難道劉備就沒有嗎?
有!以前只是因為兵力不夠,糧草不夠,他縱然是想也只能埋在心底的最深處,但到今日,兩年的休整,他看著益州平定,荊州安寧。
縱與孫權之聯盟已經只剩表面的情份,但是這個時候曹操舉兵南下,欲奪江東,他要是能忍住不趁這個時候對漢中舉兵,曹盼就真服了劉備。
“所以,娘子都已經想好了對策?”周不疑聽到曹盼這麼說,暗自鬆了一口氣。
曹盼點了點頭,“我想這一戰劉備所派的先鋒將一定會是張飛。”
“張飛啊,因著被我所擒而又被我放,兩敗上庸郡,他於劉備帳中引得諸人不滿許久了,益州之時,我差點讓人取了他的命,劉備很清楚,想要讓張飛恢複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再立戰功,尤其是對我之戰功。”曹盼一一分析而來。
周不疑道:“諸葛孔明一定會攔著。”
“他攔不住。”曹盼極其篤定地說。
勾起一抹笑容來,“如同我當初攔不住曹純叔叔帶兵追趙雲一般,他也攔不住劉備想幫張飛重振威名的心思。”
周不疑看著曹盼的笑容,也輕輕地一笑了。
“人皆有私心,劉備有逐鹿天下之心,關羽與張飛於他勢微時隨他走南闖北,幾次救他的性命,他又怎麼捨得讓張飛背負一世的罵名呢?”
尤其劉備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張飛是有多冤枉,所以只要有機會,劉備是一定會幫張飛戰勝曹盼,將上庸郡兩敗之辱洗涮。
“張飛啊,容他活了那麼久,也是時候取他的命了,我倒要看看,今日之劉備面對張飛之死會如何!”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二合一,加更等到月底哦,我會大爆發,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