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3章 平冤設鳴冤鼓

“尚書令高招。”司馬莚這麼與曹盼沒頭沒尾的說了一句。

“不過是借花獻佛。”墨瑤的為人縱曹盼不喜,但是這品行曹盼還是有數,偷玉佩的事絕對是子虛烏在,被人栽贓。

栽贓嘛,她就在這大廳廣眾之下也來個栽贓好了,且看看誰比誰更捨得?

兩人這番話尋常百姓聽不懂,別人聽懂了,如崔申、韓宿這個老人精,還有司馬隆這位作為司馬莚的長輩。

司馬莚袖中掉落的曹盼的玉佩,那是曹盼弄到司馬莚身上的?

縱然是,沒證沒據,想要鬧得天下皆知,呵呵,果真能讓曹盼吃虧?只怕沒能讓曹盼吃虧,倒是他們虧大了。

當然,他們也在想,曹盼為什麼這麼做?原因很是簡單,在場的人皆是心知肚明。

“尚書令,尚書令,阿莚之事有什麼誤會,許是這犯人也同樣是有什麼誤會。”司馬隆立刻改了口地說了這一句。

曹盼看了他一眼,還是轉向司馬莚問道:“司馬公子以為呢?”

這件事,原告是司馬莚,如果司馬莚不鬆口,哪怕司馬隆怎麼說都是無用,故而曹盼才會直問司馬莚。

司馬莚冷冷地一笑,“看來此人果真有些用。值得尚書令如此費心。”

“我想司馬公子於司馬家也同樣有用。”曹盼肯定地說,司馬莚的目光閃過狠戾。

“一時不出仕,不代表一生不出仕,身為世族公子,若是背上了偷竊之罪,偷的還是我這個尚書令的東西,司馬公子以為自己以後會是什麼模樣?”曹盼說著也是提醒司馬莚好好地考慮,考慮清楚了究竟要不是為了一個墨瑤賠上他自己的前程。

自己不想做官和自己做不了官那是兩碼事。

司馬莚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司馬隆已經開口斥道:“阿莚,還不快與尚書令告罪。”

孰輕孰重,各自心裡都有一杆稱,於司馬隆而言,族中孩子的前程是比任何人都要重要,區區一個賤民,如何值得司馬莚賠上。

故而他的選擇就是讓司馬莚鬆口,與曹盼做個交易,他們放過墨瑤,曹盼也放過司馬莚。

皆已心知肚明的事,話都不必多言了。

司馬莚很是理智地與曹盼作一揖,“墨瑤一事,許是莚有所誤會了,莚的玉佩會在墨瑤的手裡,不過是湊巧。”

“湊巧?”

詞用得十分巧妙,然而曹盼要的可不是這兩個字,湊巧偷了和湊巧撿了,那是完全的兩碼事。

司馬莚見曹盼揪著不放,心中騰起一股怨氣,但如今他叫曹盼捏住了七寸,除非他真想搭上自己弄折一個墨瑤,否則他就只能說出她想要他說的話。

司馬莚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與曹盼作一揖道:“墨郎君拾了莚的玉佩,莚以為其竊之。”

這,就是曹盼想要的話,曹盼點了點頭,配合地道:“興許我的玉佩也是司馬公子拾到的,只是一時沒來得及歸還就掉出來了。”

赤裸裸的交易,單純的百姓們也聽出不太對了,然而又不太明白究竟是哪裡不對,巴巴地等著,聽著。

曹盼一個眼神瞥了崔申,崔申開口道:“將供詞送於司馬公子之手,請司馬公子簽字畫押。”

他們說話的功夫,一旁記錄的人已經將他們的話都記錄在冊,得了崔申的吩咐他們便立刻將記錄的文書呈上,司馬莚一目瞭然,看清了裡面的內容,正是他剛剛說過的話,便在上頭簽下了他的名字,畫上了押。

刑部的人拿著簽了字的文書送到崔申的面前,崔申接了過去一看,張口道:“案情已明,墨瑤無罪當堂釋放。”

隨著崔申的話音落下,琴娘在一旁喜極而泣。

曹盼也在此時開口道:“我奉魏王之命留守鄴城,今查刑獄之事,鄴城縣衙竟是十案九冤,百姓求告無門,冤死之人不計其數。故,自此往後各處縣衙、刑部、大理寺、設鳴冤鼓,百姓有冤可逐步告之,縣衙不受可上告刑部、大理寺,若是這兩處都不肯受理,還有魏王宮前。”

“天下不寧,百姓受苦,為官者當思百姓,在其位而不謀者,屍位素餐也,人人得以誅之。天大地大,朝廷憑一己之力難以監察百官,天下之安寧,非一人或僅僅是滿朝百官合力便可得,吾願百姓同心協力,共築萬世太平。”

隨曹盼言出,這是要發動天下百姓而以監察百官,崔申就知道曹盼絕不僅僅是為了一個墨瑤而興師查查刑獄。

果然,曹盼這是又要開先例,為百姓蒙冤而思慮,一心要讓百姓蒙冤可訴。

“另刑部每隔半年派人前往各州縣查查刑獄諸事,此例由今而始,韓大人,此事有勞你們了。”曹盼朝著韓宿吩咐。

韓宿面對這樣的大事,沉吟了半響道:“尚書令,此事關系重大,是不是等魏王凱旋而歸後再定?”

曹盼道:“六部改制一直都是我在負責。況且此事不過是根據刑部所遇到的問題補充而已,聽你所言,明知有不當也當置之不理?”

“下官並無此意,然滋事體大,若於各郡縣推廣,非以刑部之力可成。”韓宿小心謹慎慣了,如今也是好心地提醒曹盼。

曹盼輕輕一笑,“此事按我說的辦,有任何問題我全權負責。”

不趁著他們反應不過來多捉點把柄才是傻,等曹操回來,黃花菜都涼了。

“大人,大人,草民也有冤情,有冤情吶。”或許是曹盼的話起了作用,一人跪在了下頭,哭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