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這是曹操對於楊修的定義,而曹盼同樣覺得,楊修是一把好刀,一把可以擊潰世族們的好刀。
楊修其實早就有所預料,甚至在發生了銅雀臺刺殺之後,楊修已經明白了自己在曹盼的眼裡是什麼。
刀,一把好刀,曹盼需要他刺哪裡就刺哪裡的好刀。而曹盼最希望他刺的更是世族。
“於德祖看來,世族的問題在哪裡?”曹盼沒有等著楊修回答,而是提出了另一個問題。
楊修覺吟了半響道:“臣以出身世族為榮。”
“世族皆如此。那麼楊公子知道朕是怎麼想的嗎?朕也以生為曹氏,為曹孟德之女而為榮。於朕的心中,天下萬民皆是一般,不分貴賤。朕非不能容於世族,而是不能容於世族想要控制朕,控制這天下。若換了德祖,你就能容於世族在不斷地壯大,危及於你?”曹盼給了楊修一個設身處地而想的理由。
動了動唇,楊修終究還是沒有回答,曹盼也不急。
“朕可以肯定地告訴,朕不會滅世族。”曹盼繼續告訴楊修,這句話引得楊修很是驚訝。
曹盼接收到他的詫異,反問道:“德祖以為朕不能容於世族?”
“至少陛下拆了世族之塢堡,繳了世族之部曲,更分了世族們的田地。”楊修道了曹盼曾經做過的事。
“朕殺世族無罪之一人了嗎?”曹盼反問。“拆世族之塢堡只因為朝中城池已經存在了,世族就不該再建一個城池,還是一個朝廷管轄不到的城池,更欲為那城中城主。”
“繳世族之部曲,朕也不是全收了,難道不留了他們足以衛宅的侍衛?德祖且說,你們養那些部曲是為了什麼?”曹盼問,也是把問題往簡單裡說,“難道不是為了保宅衛主罷了?若只是為了保宅衛主,要那麼多的人是為何?”
“各世族的部曲有多少,不需朕說,德祖心裡比朕更清楚。”曹盼這麼地說,楊修無可反駁。
“可陛下,世族自來如此。”
“自來,因何而自來?自來之世族便如如今一般,可以擁兵之力?於朝中之內,有兵是朝廷所不可調動,這於天下,於朝廷來說是好事?”曹盼平靜地一問再問,直問得楊修啞口無言。
曹盼還嫌不夠,“世族,你們之所以能傲立世間的,不過是因為你們祖先有先見之明,讀書明禮,授你們識字知勢。但這些不代表了你們就可以因此而瞧不起人。”
“武皇帝曾說過,年幼之時,在世族們的眼裡,他們是瞧不上武皇帝的,也正因為如此,武皇帝一直引以為恨。朕叫武皇帝所最喜的,就是因為朕沒有與諸多兄長一般,追趕著世族,崇拜你們,想要成為像你們那樣的世族。”
“世族,朕不否認世族出人才,這天下少不了你們世族出力,但是,絕不由你們世族把持,容不得寒門出入,容不得那有志之士。”曹盼一字一句地告訴楊修,她對於世族的最大不能容忍在於什麼。
楊修看著曹盼道:“可寒門有多少人可用,陛下不知?”
“朕知道,那德祖又知不知道,為了讓寒門可用,朕從得上庸郡開始,就讓人設私塾。不,更早前,在朕以紙利開始時,就讓曹氏與夏侯氏於譙縣設族學,非以曹氏與夏侯氏之族人,只要想讀書的人,皆可入私塾內讀書,朕以紙利,供他們讀書。”
這樣的安排道來,楊修睜大了眼睛看向曹盼,紙利之始,上庸郡之得,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曹盼,竟然準備得那麼早。
楊修動了動唇,“那麼,陛下是想臣做什麼?”
終究,楊修還是吐露了這樣的一句話,曹盼明白這句話的含意,露出了一抹笑容,“德祖,能成為朕手中的刀,是你的榮幸。只要你做好你的刀,朕保你一世榮華,縱天下群起而攻之,朕也能護你。”
要用人,也當解除旁人的後顧之憂,曹盼向來如此,楊修,只要願為她而所用,曹盼願意保他,保他一生榮華,壽終安寢。
這一句話,就像是刻在了楊修的腦海中,此一生,楊修永遠都忘不掉。
“臣願意。”願意成為曹盼手中的刀,這,原本也是楊修想做的,只是那個時候是曹操,曹操讓他跟司馬懿相爭,他為曹植,而司馬懿為曹丕,爭的是一個世子之位。
如今,曹盼要他成為手中的刀,為的卻不是小爭,而天下之爭,意改這天下時勢。
一個人,一輩子能改變什麼?如果成為曹盼手中的刀能平定這天下,開創一個盛世,縱萬死而無悔。
楊修啊,比起司馬懿來確實要好用得多,所以曹盼給了楊修一個禦史大夫的職位,她也相信楊修能做好這個禦史大夫。
“很好!”曹盼很肯定地告訴楊修,“為禦史大夫,監察百官,朕只希望你做好這個禦史大夫。”
這話一出,楊修微微一頓,但是一下子就明白了,監察百官,想要做好一個監察百官的禦史大夫,豈是容易的事,這第一件事。
“第一件事,參曹氏宗親巧取豪奪洛陽百姓田地。”曹盼突然從一旁拿出了一份摺子遞到了楊修的手裡,楊修接過翻,看完之後,楊修也就不奇怪曹盼為什麼會讓他參曹氏宗親。
但是,楊修道:“陛下初初登基,臣便參了曹氏宗親,非以讓陛下為難。”
曹盼搖了搖頭,“你說,朕連宗親都不曾手下留下,往後誰敢道朕徇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