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7章 司馬懿出手

即要科考,而以設貢院,在太學建成之後,曹盼就讓工部將貢院建了出來,那佔據了洛陽城一大片空地的新建之處,因著曹盼以私庫而建之,未成之時,這麼一大片的地,誰都不知道曹盼弄來要做什麼,建成之後,曹盼讓人請鐘繇題了貢院二字,裝匾掛上。

當時還是有人沒明白這個貢院到底是做什麼用的,直到隨著曹盼定下的秋收之後科考的日子臨近,門下省發布詔令。

“各地學子入洛陽,科考之日定於九月初三,於貢院開考,連考三日,考題由主考官當場宣佈。”

好,貢院,終於是明白這貢院是做什麼用的,貢者,《禮記·曲禮》有載:五官致貢曰享。

貢院,倒是很是能說明曹盼此時的心境,以考試選天下有才者而為其,為大魏所用。

世族們,雖然不太喜歡曹盼改此取官之制,然而面對天下浩浩蕩蕩趕往洛陽參考的人,世族們當然不願意世族之榮華被人取代,而榮華是從何而來,自然是朝廷。

朝中他們誰居於高位,得到的權勢越大,於家族名聲愈顯,曹盼既然要改選官之制,加之她這些年對於世族明顯的抑制,想要讓家中的後輩出仕,單以舉薦是不成了,曹盼還會派人去核查,查查下來,所謂孝廉、茂才、察廉、光祿。那不像從前那樣,只要有人舉薦就行了。

吏部的人對於察舉者,反複以之審查,那些只是虛有其名的人,哪怕有人舉薦,那也直接叫曹盼給否了,證據確鑿下的駁回,直叫世族們有苦難言。

而今曹盼既然要興科舉,好,那他們就從科舉而入仕,難道他們世族會比不上那些寒門子弟。

因此,各世族也是在摩拳擦掌的準備著,當從家中的女郎中聽聞,她們也要參加科考時,一直以來他們都覺得有什麼東西被遺忘,這下明白過來了。

女郎,女郎怎麼也能參加科考,出仕為官?

男女同殿為臣,那要生多少的是非?曹盼之前用了郭夫人、蔡琰、崔今,好吧,這三個女人都不是簡單的人,曹盼讓她們入三省那就入吧,但是,這不等於滿朝的臣子已經接受了女官。

如同曹盼這個女帝,要不是曹盼有兵在手,世族們鬥不過她,誰會願意她當這個女帝。

女官,若是讓女官成為常態,這就是完全要亂套的節奏。

“陛下,臣等以為,興科舉之事,男女有別,且自古以來,男主外,女主內,若以男女同考,徒惹非言,請陛下三思,令女郎不得參加科考。”陳群一馬當先的對此事表示反對。

郭夫人出列道:“陳侍郎,敢問一句,古往今來,哪部律法,哪條律令,哪個聖人規定了女子不能出仕為官?”

這個話題就繞回到了當初曹盼被定為魏王世女,乃登基為帝時的爭執。

“至於所謂的男女有別,徒惹非言。君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陳侍郎不知此言何意?同殿為臣,皆為陛下,為百姓盡忠,男的女的,不過是視其有能無能罷了,連自己的眼睛都管不住的人,有資格站在這大殿之上?”郭夫人很少說話,但她一番質問之言,直接把陳群堵得半死。

司馬懿出列道:“若女子亦可出仕為官,何人教兒育女,何人掌管家事?先人所雲,男主外,女主內,朝事關乎天下,家事亦關乎天下。”

“據末所知,各家夫人掌管家事,不過是與府中下人吩咐下去罷了,並未親歷親為。崔侯爺出仕多年,敢問墨侍中,府中之事,難道出過亂子?”

夫妻同殿為臣者,莫過於墨問與崔今了,崔今這個瀝陽侯,早在曹盼為尚書令之時就已經入中門省,之後曹盼登基,更是直接得了中書侍郎,於政事堂行走。中書侍郎,那可是正四品的官位。司馬末那麼一問,直接是把司馬懿的問題問了出來。

墨問這個過來人的話,總不會比他們這些只是猜測的人更可信。

“家中之事,自有僕人管束,夫人出仕,於問而言,並無任何影響。諸位多慮了。”墨問自然是力證的,“而且,家中之事,豈分內外,為人父母者,教導子女非一人之事,為母有責,為父更有責。更莫提家中的柴米油鹽諸多之事,臣以為,治家如治國,若是連家都治不好,只會一味將家中諸事交給夫人的人,娶妻得賢還罷了,若不然,必為家中之禍。”

墨問說的是真心話,然而只怕聽進去的人沒有幾個。

司馬懿道:“墨侍中對於崔侯爺行走政事堂之事,半分怨恨皆無?”

“於司馬侍郎眼中,問是個不能容人之人?容問多一句嘴,問娶夫人之時,夫人已經是侯爵,然彼時之問,不過一介白身。有賴武皇帝主持婚禮,問才得以出任太守之職。”墨問毫不避諱地提起昔日他的出身地位皆在崔今之下。

“墨侍中有容乃大。”司馬懿低頭垂目地說,司馬末道:“世間之人,皆是有容乃大,非一人而已。”

一語雙關的話,司馬懿看了司馬末一眼,再道:“女主可出仕,女子與男子一般?”

司馬末問道:“謂之一般,是指何?”

“取才之規矩。”司馬懿問,這個問題司馬末答了沒用,曹盼出聲道:“是。一如太學考試一般,難道司馬侍郎沒有看到參加太學考試所取之女郎成績如何?”

成績曹盼都叫人張貼出去了,說不知道就是騙人的,司馬懿垂拱道:“是臣一時忘了。”

曹盼不經意地道:“那便記牢了。朕先時就說過,朕用人唯才是舉,所謂唯才,只看才能,不論出身,更不管性別。朕只要那能為朕撫民安國,平定天下之人。大魏缺才,諸位心裡有數,朕其實不明白你們為什麼對女子出仕一事如此介懷,難道朕不是給你們更多的機會?”

“素有巾幗不讓須眉之語,昔日朕就記得阿爹再三感慨,朕可惜生為女兒了。朕以為,各家的家中,必是有不遜於朕之女郎,諸位,兒子不行,不是還有女兒?兒子行,女兒也行的,難道不是更能為你們家族爭光?天下寒士幾許,世族又是幾許?本以郎君相爭還能讓寒士們討得幾分便宜,連女郎都可入仕了,難不成,世族的郎君,女郎,不是該比寒門的郎君更優秀?”

論給人洗腦歪樓的本事,曹盼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那一群蠢蠢欲動,表示要竭力反對曹盼開女子應試先例的人,聽著曹盼的話,好有道理。

司馬懿深吸了一口氣,司馬末直接就問了一句,“司馬侍郎覺得陛下言之不當?”

這個問題司馬末可以直接當著曹盼的面回答,司馬懿是絕對不能當著曹盼的面正面回答的。

“司馬尚書說笑了,陛下所言句句珠璣,豈有不當。”司馬懿四兩撥千斤的還了回去。

曹盼道:“諸卿還有何異議?”

“臣等無議。”政事堂諸公,六部的尚書皆垂拱,顯然對於曹盼開女科,要用女官之事早就已經同意了。如今這滿殿之臣,半數以上都是同意的,半數已過,小部份的人,直接被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