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邦有國,名彌羅,產桑,桑上有蠶,長四寸,色金,絲碧,謂之金蠶絲。取金蠶絲紡布,得金蠶綢注1)。
金蠶綢價值連城,乃是彌羅國年年的進貢,被歷代大魏皇帝奉為至寶。
帝家一匹,臣家也有一匹,堂而皇之地與皇室比肩。然而頭頂“崔宴”這個名字,作為五姓七望之清河崔氏的嫡公子,也就不奇怪了。
李知燁打量著翡翠可人的金蠶綢,並無豔羨,淡淡道:“今年彌羅可是進貢了兩匹,如今一匹在你這兒,大明宮就剩了一半。又是你小子使長生偷的?”
偷。從皇家寶庫偷東西。
這個字被李知燁司空見慣地說出,崔宴也毫無異樣地一拊掌:“不錯!我前陣子還偷了一盆變晝草,來來來,你瞧瞧。”
言罷,崔宴一溜煙爬起來,小心翼翼地抱來個白玉盆,得意地展示給李知燁。
盆中一株草,莖稈還未完全長成,但自從這草一出現,玉盆方圓半尺的地方,都乍然漆黑一片,放佛盛夏的日光被吞噬注2)。
李知燁的唇角顫了顫:“……崔宴……這好像是我隴西李的珍寶罷……”
“不錯!長生從你隴西李的庫房偷來的!”賊事被揭穿,崔宴卻不懼不怒,反而眼眸熠熠地揚起下頜。
隴西李身為五姓七望,又為皇室姻親,寶庫里納五湖四海之奇珍。這變晝草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也只是千千萬奇珍中的一樣。
雖是價值連城,但在隴西李眼中,也不至於為它拼命。況且崔宴是出了名的“喜偷東西”,連皇家國庫都敢動,李家沒必要為了一盆奇草,和清河崔氏撕臉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知燁本能騰起的不滿找不到地兒出,直接硬生生咽回去了。
然而,當崔宴又興致勃勃地翻出件大氅,金碧輝煌,異香撲鼻的大氅,顯擺著“此乃卻火雀注3)的羽毛織就,用火燒,火即散去”時,李知燁終於忍不住,苦笑了出來。
“……這又是從王家……王儉的庫房裡偷的罷……也真難為他沒跟你計較,自己嚥了氣……”
“那是!本公子讓長生偷了幾千件奇珍,管他王家還是皇室,還從沒失主要上門的!”崔宴笑得沒心沒肺。
清河崔氏,五姓七望。崔家出名不是別的,而是這個嫡公子,崔宴。
此子功名不愛,利祿不疼,就喜歡稀奇古怪的東西。近到突厥靺鞨吐蕃南詔,遠到大食波斯東瀛新羅,但凡和“奇”字沾邊的,就是此子心頭好。
然而就算崔氏位列五姓七望,也不可能一家獨大,包攬四海奇珍。崔宴又是個拿奇珍當命的犟脾氣,不到手不罷休。
於是,崔宴的平生一大樂,就是“偷東西”。
從皇家寶庫,到權貴私藏,只要他聽聞了感興趣的奇珍,都會命個名叫“長生”的奇人偷回來。
奇怪的是,偷來偷去,贓物價值連城,卻從來沒失主找上門計較。一來是崔宴偷的東西都“選得極妙”,雖然貴重,卻不值得讓人拼命,甚至懟上清河崔氏,權衡來權衡去,失主們也只能不了了之。
二來也是最重要的,崔宴腦袋靈光,五歲出口成章,十歲能辯國事,如今在國子學進學,也是閉著眼睛就能金榜題名的聰明。所以崔家對他極為溺愛,只要他不犯王法,偷東西都任了他去。
註釋
1.金蠶:唐·蘇鶚《杜陽雜編》捲上:“彌羅國有桑,枝幹盤屈,覆地而生,大者連延十數頃,小者蔭百畝。其上有蠶,可長四寸,其色金,其絲碧,亦謂之金蠶絲。”
2.變晝草:唐·蘇鶚《杜陽雜編》卷中:“順宗皇帝即位歲,拘弭國貢……變晝草有類芭蕉,可長三尺,而一莖千葉,樹之則百步內昏黑如夜。”
3.卻火雀:《杜陽雜篇》捲上:“順宗即位年,拘彌之國貢卻火雀,一雌一雄,履水珠,常堅冰,變晝草。其卻火雀,純黑,大小類燕,其聲清亮,不併尋常禽鳥,置於烈火中,而火自散。”
喜歡紫卿請大家收藏:()紫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