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大人單字‘愚’,修儀娘娘單字‘慧’。一為大智若愚,一是慧黠無雙。倒是相配得緊。大人和娘娘是兄妹?”
國子博士們臉色一變。這小女子那麼直白地,議論官吏和后妃的名字,看來闖入朝廷懟王儉的“名聲”,不是吹的是蓋的。
然而武愚卻放佛被戳到什麼點。頓時眉眼一彎,威儀的臉都快兜不住笑了:“你這婦道人家,倒說了句中聽話。本官和修儀娘娘乃是嫡親兄妹。處世之道,既需要愚,也需慧,我和長姊各佔一方,正取同胞之意,其利斷金。人人都說長姊是天下第一聰明女人,然而只有本官,和長姊愚慧相合,可天下無阻……”
武愚越說越激動。一口一個長姊,眸底異彩閃爍,好似個孩童誇耀自己和天才姐姐關係親,又是得意又是親暱。
辛夷忍著笑。國子博士們掛不住臉了。
“大人!”
幾聲清喝。武愚一愣,終於住了口,再看看面前瞅猴般的辛夷,他掩在大袖袍後的脖頸偷偷一紅。
“罷了罷了!修儀娘娘的意思,就這麼辦罷!本官還有事和司業商議,博士們也該授學去了。都退下罷。”武愚清咳幾聲,尷尬地轉身便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國子博士們你瞅瞅我,我瞥瞥你,齊刷刷衝武愚背影叫道:“祭酒大人!修儀娘娘到底什麼意思?這辛氏該如何處置?”
“不管!”武愚頭也不回,悶悶地丟下兩個字。
“不管?”國子博士們一怔,傻在原地沒敢動。
“民間有言:裝眼瞎!沒聽說過麼!”武愚朝後擺擺手,恨鐵不成鋼地喝了聲,旋即又覺自己出語粗俗,連連向孔廟作揖,“學生罪過,罪過。”
國子博士們面色古怪,終於懂了。唯獨辛夷瞅著武愚背影,想著這位掌管最高學府的大儒方才的言行,忽的被逗樂了。
“我哭我樂我喜我悲,我管你如何!我笑我嗔我罵我怒,你管我如何!”
辛夷想到之前勾欄間聽書,一位說書先生的話,不禁朗聲高吟出來,笑聲直入雲霄,毫無顧忌地露出一圈大白牙。
這小女子笑得放肆,可惡。這小女子樂得囂張,礙眼。幾個國子博士卻忘了任何訓斥她的話。
只覺這國學無雙地一抖擻。浩然之氣染胭脂,山川盪滌!我輩名揚,管他雌雄俱逍遙!
謂之,國士真風流!
然而,第二天,天矇矇亮。辛夷就出現在了國子學門口。
“他”一襲男裝,及腰墨髮以玉簪束起,半舊的蒼青錦衣,勾勒出身影如柏,側臉線條算不上國色,亦如刀琢美玉,映著碧槐紅牆,顯得靜然又安寧。
“他”獨身前來,並無書童,儼然並不是什麼權貴馬下,就只是揹著書簍站在那裡,長身玉立日光流轉,些微的寂寥清寒,竟讓路過的讀書人們怔怔駐足。
註釋
1.國子學:隋煬帝時以國子監總轄國子、太學、四門等學。唐宋亦以國子監總轄國子、太學、四門等學。注意,在隋唐,國子監和國子學不是一個意思。國子監是總管,國子學是下轄。《舊唐書·高宗本紀》載:“凡六學,皆隸於國子監。”所謂六學,即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直到元代設國子學、蒙古國子學、回回國子學,亦分別稱國子監。明清僅設國子監,為教育管理機關,兼具國子學性質。國子學和國子監才開始同義。
2.祭酒:隋大業三年(607)國子監,為獨立的教育管理機構。監內設祭酒一人,專門管理教育事業,屬下有主簿、錄事各一人,統領各官學,如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各官學的博士、助教、生員皆有定額。
3.博士:國子學設博士五人,正五品上。掌教三品以上及國公子孫、從二品以上曾孫為生者。助教五人,從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經教授。直講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經術講授。五經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經之學教國子。《周易》、《尚書》、《毛詩》、《左氏春秋》、《禮記》為五經,《論語》、《孝經》、《爾雅》不立學官,附中經而已。
喜歡紫卿請大家收藏:()紫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