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三十三章 根基

儼然關於大河治水,往兩岸洩洪,還是往下游洩洪,朝野分成了兩派,爭執僵持不下。

因為兩條路都是死路,不過是死幾個的區別,於是,誰也不佔不了理。

皇帝李赫臉色凝重,沉聲道:“按理說庶民不上堂。但念爾有內廷行走賜權,也就允汝幾句,且把後續思量細道來。若爾所言有理,朕未免不能一聽,但若爾胡亂狂言,朕可就要治你擾亂朝堂的死罪了。”

冗長的話冠冕堂皇。朝臣們再兩眼翻白,也都暫時消停下來,所有的目光投向了辛夷。

辛夷深吸一口氣,挺直腰板,朗聲道:“敢問晉王爺及諸位大人,為何就得往兩岸洩洪?”

朝廷上頓時爆發出輕蔑的鬨笑。

李景霆也不可置信,作勢伸手,在辛夷眼前晃了晃:“辛姑娘昨晚歇息好?本王一直以為姑娘深明大義,於朝政之事頗有見地,洩洪的理由還不清楚?怎如今還如三歲稚子般,多此一問?”

李赫也眉尖微蹙,扶額道:“辛氏,事到如今,追究王家隱瞞不報的罪,已於事無補。關鍵是治水,刻不容緩,唯有洩洪一條路,要麼兩岸,要麼下游。而下游靠近京畿,百姓或繁華都遠勝於兩岸,所以……”

“所以,就得往兩岸洩洪?”辛夷冷聲道。

“正是。”皇帝李赫,晉王李景霆,並朝中大多數的朝臣,都面色安然地點頭,儼然這一方已佔了大頭,誰要是再質疑,那就是不識時務的傻子了。

辛夷眸迸精光,掠過諸人的眼,看到了坦然聰慧大義等太多光明偉大的東西,卻偏偏不見,為那兩岸蒼生所露出的半分悲憫。

辛夷咬了咬唇,一字一頓:“所以,就得舍小保大?就得棄車保帥?下游的百姓該活,兩岸的百姓就該死?這就是你們的理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放肆!”隴西李的家主一聲爆喝,打斷了辛夷話頭怒,“這也是無奈之舉。大國小家,該保哪一樣,部分全域性,該舍哪一方,這是大義,這是政治,婦道人家,又懂什麼!”

話雖刻薄,卻意外地贏得了滿堂彩。連晉王李景霆也只是歉意地別過頭去,並沒有吱聲。

辛夷忽的明白了,長生到底是懷著如何的心緒,才在最後放棄說服她,而獨自轉身離去。

“我懂什麼?我確實什麼也不懂。”辛夷眸底蹭一聲冒起了火星子,“然而,諸位大人也不懂。”

在文武百官怒火爆起的剎那,辛夷猛地邁步,向金鑾座走去,突兀的舉動將所有的憤或蔑都驚退在喉嚨裡。

“我府上有名雜役,是豐州人士,是故土即將被淹的普通人,是你們口中,卑微又貧賤的老百姓。前陣子,因兩岸洩洪一事,他對我說過這樣一番話。”辛夷攥了攥拳頭,嚥下股莫名上湧的酸意,在呆若木雞的滿朝注視下,厲聲震響。

“我,辛夷,和場中諸多大人一般,是站在棋局巔峰,握一方弈權的人,永遠也無法理解——”

“奏摺上計算人命的一串數字,是多少小家視若全部的頂樑柱。

“所謂為家國舍區域性的正確道理,是多少百姓用血淚鋪就的太平。”

“朝議上輕描淡寫淪為各方博弈的水患,是多少蒼生命運就此轉彎的劫難。”

辛夷頓了頓,毫不避諱地抬起眼簾,直視文武百官,目若寒劍刺骨三寸,唯獨發紅的眼角,出賣了她此刻不穩的語調。

“我辛夷不懂,諸位大人也不會懂,再正確再賢明再偉大,也不會懂。哪怕大義朝天,青史流芳也不會懂。因為始終站在雲端,看不清也看不見,泥土中千萬萬螻蟻。”

“那些千千萬螻蟻,芸芸眾生,油鹽醬醋,不懂家國大義,甚至連字也不會寫。然而他們,才是這個國的根基。”

“支撐起這片王業九州的,從來不是三綱五常,君君臣臣,也或許不是高貴華美的道義,而是那些腳趾頭裡沾著泥,拿孔子畫像卷大餅吃,確實愚昧確實卑微甚至有時確實可惡的老百姓吶!”

最後一句吶喊,如驚雷在殿中炸響,炸得諸人面容聳動,雙目失神,連心底都乍然一陣恍惚。

麟德殿陷入了古怪的死寂。

喜歡紫卿請大家收藏:()紫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