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八章 論文投稿

蘇飛一口氣刷數學全書到了晚餐時間,簡短的吃了個飯,回來繼續肝。

不過很快,他的vx就收到了老趙的訊息,論文已經潤色完成,電子版打包發了過了,蘇飛簡略地查了一遍,發現老趙居然還把自己的程式碼精簡了一下。

再次感謝老趙後,蘇飛抱著手提就上了床,連上ifi,準備論文投稿。<t賬號,然後填寫了姓名郵箱等雜七雜八的個人資訊,弄了半天終於進入了aaai2022會議專案,把論文題目,摘要和全文一個個貼上去,附上了程式碼,完成上傳。<ittedtoeditor”,表示論文已經成功提交給編輯了,接下來只要慢慢排隊就行......當然,蘇飛完全不準備排隊。

‘系統,使用插隊卡。’

‘叮!插隊卡使用成功!’

系統提示音剛落下,蘇飛就受到了郵件提示,自己的論文狀態已經更改為“underrevie”。

蘇飛瞠目結舌,論文成功提交給編輯和成功給審稿人是不同的概念,特別是這種頂會,編輯的作用很可能就只是匯總一下審稿人的意見,自己沒什麼決定權,所以重點還是在審稿人上,這種編輯又叫“etarevie”,eta是元分析的意思,就是概括分析所有審稿人的意見,完全就是工具人。

一想到自己的論文已經躺在審稿人的郵箱裡,蘇飛就激動地在床上手舞足蹈。

當然,這也只是第一步,aaai這種頂會中的頂會,審稿人有足足四個,每個審稿人都會打分,而且實行雙盲審制度,第一輪的兩個審稿人和第二輪兩個審稿人之間的資訊完全保密,也就是說,第二輪打分的時候完全不知道第一輪的分數,也不知道第一輪的審稿人。

這就很容易鬧出啼笑皆非的事,比如第一輪打了高分,第二輪打了個超低分,兩輪的大佬事後甚至會吵起來,都認為對方不專業。

可能很多人認為這種制度不合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然而,這種制度卻保證了論文的高含金量,這意味著你想要在aaai上發文,你就要成為那唯一的哈姆雷特。

......

在蘇飛入睡之際,美國舊金山正烈陽當空。

舊金山,斯坦福ai實驗室主任辦公室。

一個戴著眼睛,頭髮微白的青年人正喝著咖啡,查閱著自然語言領域最新的科研進展。

雖然這位青年看起來有些瘦弱,但沒有人敢小瞧他,他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最高標杆,當年的機器翻譯和智慧問答系統就是他一手引領起來的潮流,如今無數人使用的翻譯軟體和搜尋引擎,都要算他一份功勞。<anning),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可以說是神一樣的存在。

“嗯?”

曼寧教授發現自己的郵箱被推送來了一篇論文,還是來自aaai的一個技術編輯。

“怎麼還得我來審稿?”

曼寧教授嘟囔了一句,雖然他也是aaai的會員之一,而且也確實有責任審稿,但作為aaai最高榮譽會員,這種大佬整個aaai不超過兩手之數,他們的作用就是鎮場子的,哪個不長眼的編輯會讓這種大佬充當審稿人,簡直吃了熊心豹子膽。

曼寧教授雖然內心有些不滿,但還是點開了論文,開始查閱。

【deep ntextuaized ord representations】?

嗯哼,從今年最火的方向下手,切入點倒不錯。

曼寧教授大略看了看摘要,作者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型彌補了tag的劣勢,並且取得了近十個點的效能提升。

看到此處,曼寧教授不禁來了興趣,如果這摘要沒有誇大其詞,十個點的效能提升,絕對能讓這個新模型完全替代tag。

越往下看,曼寧教授的心中就越是嚴肅,而掛在牆上的鐘表滴答滴答走動。

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十分鐘......

去除卷積提取層,去除迴圈神經網路提取層,只保留原始詞向量?

不得不說這個結構修改非常大膽,可是......提取層都去除了,用原始資訊能有好結果?

然後,他就在下面一段的理論證明找到了答案。

看到理論證明的時候,曼寧教授也是詫異了一會兒,什麼時候深度學習的論文還有理論證明這部分了?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麼嚴謹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