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半周,除了偶爾被父母拉著去走親戚外,蘇飛基本都懶在家裡。
忙碌了小半年了,這段過年的悠閒時間,蘇飛可是好好享受了一番。
年關在即,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對聯,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走在路上也到處能聽到小孩子們的嬉鬧聲以及各式各樣的鞭炮噼裡啪啦的聲響。
這個年好像與以往也沒什麼不同,真要硬說有什麼不同之處的話,那就是串親戚時,大家問的最多的再也不是“期末成績怎麼樣?”,而是“小飛好像還沒談過戀愛吧?要不要我們介紹一個?”抑或是“都這麼大人了,什麼時候帶回來一個?”這些催物件的話,尤其是大姨大姑們,對這種話題尤為感興趣。
每次遇到這種時候,蘇飛只能打個哈哈,隨意敷衍幾句。
被長輩們如此關心婚姻大事,蘇飛表面笑哈哈,內心媽賣批。
而這一天,也總算到了除夕夜,蘇家向來都是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飯,然後圍坐著一起看春晚。
而蘇飛的老爹這邊有四個兄弟姐妹,蘇爸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弟弟,所以蘇飛也就有了兩位姑姑和一位叔叔。
每年的除夕夜,蘇家輩分最高的爺爺奶奶肯定會出席,大姑、小姑、蘇爸、叔叔四人八成都會到齊,而蘇媽那邊的話,因為她是獨生女的關係,所以她本人是隔一年來一次,今年在蘇爸這邊吃,來年就會去外公那邊吃,而蘇飛也是跟著蘇媽一年換一次。
蘇媽的表姐或是表妹偶爾也會來這邊湊湊熱鬧,而蘇爸也偶爾會去蘇媽那邊吃一兩次年夜飯,這算是兩家人聯絡感情的一種手段。
今年算是尤為熱鬧的一年,不但大姑、小姑、叔叔一家人都到齊了,連蘇媽都說她那邊還有幾個親戚會來串一串,至於為什麼,那當然是來看一看蘇飛這位被官媒點名表揚的後起之秀啦。
蘇飛一走進爺爺奶奶家,就發現了這異常熱鬧的氛圍,他們一家算是比較遲到了,自己的老哥、老弟都已經坐在桌上談天論地了。
“哎喲,小飛來啦。”
一個精壯的老頭笑嘿嘿地小跑過來。
這是蘇飛的爺爺,已經82了,但可能是因為喜歡做農活,即便家裡不缺錢不缺糧也喜歡沒事就去田裡擺弄兩下,到現在依然健壯得很。
爺爺的一聲招呼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蘇飛身上,連在廚房裡忙碌的奶奶、小姑、大姑都放下手裡的活計,這讓蘇飛一時之間有些頭皮發麻。
“爺爺、奶奶,新年好。”
蘇飛笑著先和輩分最高的兩位問了聲好,隨後又對姑姑和叔叔問了聲好,最後對老哥和老弟打了聲招呼。
“小飛,你可是給我們蘇家長臉了吶,爺爺前段時間還看到你上電視、上報紙了嘞。”爺爺拉著蘇飛的手往沙發上鑽,隨後他拿出了放在櫃子裡摺好的幾張有些泛黃的報紙,又拿出了老花鏡,興奮地道:“光明日報都對你讚賞有加啊,說你是我們國家未來的科學家。”
蘇老爺子還給了蘇飛一個大大的拇指。
蘇飛看著報紙中央的一個大大的【華國後起之秀,江大天才學子】的標題,再一看這文章的刊載日期,一個月前,他頗有些哭笑不得,敢情自家老爺子珍藏了一個月了。
“飛兒,你沒來之前,爺可是給我倆講了半天你的光輝事蹟。”老哥笑著對自己吐槽道。
“更離譜的是,爺還錄了新聞影片。”老弟也是來補了一刀。
聽到影片這個詞,蘇老爺子才想起來,連忙掏出老年機,一邊用不太熟練的方式操縱手機,一邊滿臉興奮道:“你倆臭小子懂什麼,我們老蘇家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大科學家,這可是光宗耀祖嘞。”
蘇飛看老爺子這麼高興,也有些被他的興奮勁感染了,他主動接過老爺子的老年機,幫他開啟了影片檔案,裡邊果然有一個一分多鐘的新聞影片。
影片應該是老爺子直接對著電視拍的,因為畫面抖動得比較厲害。
老爺子紅光滿面地又看了一遍影片,一邊看還一邊模彷著新聞男播導員的口吻:“江浙大學一本科生投稿頂級學術會議論文,解決人工智慧領域十年難題……”
“……讓我們來看看,本臺記者對他的報道。”
隨後,就切出了蘇飛在宿舍樓底下接受採訪的畫面。
老爺子還一本正經地模彷蘇飛說的:“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
一旁的老哥和老弟已經憋不住開始笑了,蘇飛這邊頗有點社死。
他暗暗下定決心,以後被採訪一定要準備好了再開口,這玩意是有可能成為黑歷史的啊。
“爸,你這都過時了,你可能還不知道,小飛都去美國,給美國人上課嘞。”
小姑姑端著一鍋雞湯放到了大廳正中央的桌上,笑著和蘇老爺子說道。
“啥?大孫子都去美國了?”老爺子一臉不可置信:“啥時候的事兒?還去美國了?我咋不知道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