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夫人又聊到別處,天南地北,從吃食到穿著,今日本來也就是聽說謝夫人身體不適,幾位夫人該做的祈禱燒香也差不多做完了,也就想著過來謝夫人這邊陪她聊聊天,解解悶。
已婚女人們在一起聊天的無非就是穿著、孩子等等,聊到孩子,自然就得說起身為主角的楊夫人一家子。
“前日我是瞧著楊姐姐家裡的兒子,看起來極有朝氣、身強體壯也不知道他平時都吃了什麼。”這話是王夫人問得。
在座的人都知道,王夫人的小兒子羸弱,從小就是在藥罐子長大的。
韓夫人一聽,“還不是你家那小子成天只知道讀書,你讓他來我府中,我讓師傅鍛煉他,不出三個月,保準給你一個身體強壯的孩兒。”
王夫人一聽嚇得臉色都白了,搖搖頭,“不不不,先前我聽了你的話,把孩兒送到你家,你們家小子把他弄成什麼樣子了,他太弱了,經不起這樣的訓練,我最近打算在吃食上下功夫。”
“別讀那麼多書,多出門走走。”謝夫人建議道。
王夫人嘆氣,“這是族中規定的,想他這麼大就得早早把書讀透了,你們家知息不就是這麼過來的,我不求他有知息一般的出息,也是希望他身子能好點。”
謝夫人也知道世家的規矩,王夫人想管也管不了,她與兒子不就是這麼過來的,也就導致從小那孩子與她不太親近。
楊夫人想了想,“我家那小子,我一向都是順其自然,不過從小他跟著他爺爺,倒也有他爺爺幾分姿態。”
聽楊夫人提起楊國公,幾位夫人都自覺不再接話。
倒是一旁的楊綰聽到這裡,心想是不是說得楊緒?
楊緒就在知音寺?
那王小船是不是也在?
想到這裡,楊綰有些激動了。
幾位夫人又聊到別處,一直到天色漸晚才肯離去。
楊綰從謝夫人屋中出來,準備回去問問謝知息,王小船是不是也在知音寺,卻在岔路口與楊夫人來了個偶遇。
她記得楊夫人貌似不是走這條路,方才明明見她往另一條路去了。
現在又拐過來,目的不言而喻了。
一開口,楊夫人就問:“你的傷到底是怎麼回事?”
“額”她想了想,“跟謝夫人沒有關系,是我自己弄得。”她還是不太想楊夫人插手她的生活。
“不是,肯定跟謝夫人有關系。”楊夫人卻是篤定道。
她可什麼都沒有說。
“你能去哪兒陪陪我嗎?”
她想,難道她之前那封信說得還不夠明白?
她剛想拒絕,可是想起王小船的事兒,出口的卻是:“好。”
楊夫人笑意盈盈,轉眼看了看月星,“在我院子周圍守著,不準其他人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