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你的身體。”真夜一本正經地提出自己的要求,七夜剛剛從自己的房間來到姐姐的房間,原本以為是非常重要的事要交給自己辦,然而聽到這句話後瞬間懵逼了。
“想要我的身體?”七夜額頭上冒出了一個個大大的問號。
“而你將得到我的身體。”真夜接著說道。
七夜一頭黑線,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猶豫地說道,“我們是姐弟啊!”
這番話聽上去實在是太像是告白,根本不像是一個姐姐對自己弟弟所說的話,真夜平靜地說道,“我想借用你的身體。”
“借用我的身體?”
“就如同束髮公主一樣,我們在神靈的幫助下交換彼此的身體。”
“姐姐,你可要想清楚啊,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對於你和我而言都將是不名譽的,甚至你的清白都將遭受到影響,你的苦行將為今天發生的事贖罪,你的正法也會因此產生瑕疵。”
七夜心中感到了震撼,這樣的事情,光是有這樣一個想法就覺得可怕。
在《摩訶婆羅多》中的記載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伽屍國的前幾代國王在位時期,有三位公主,她們長得美若天仙,名字分別是安芭、安必迦、安波利迦。
三位公主此時都已經到了出嫁的年紀,於是國王為自己的三個女兒安排了盛大的選婿大典,雅利安大地上的國王和王子們都來參加這盛大的大典。
對於剎帝利而言,婚姻的正法要麼學習婆羅門的四種婚姻方式,要麼是彼此情投意合或者採用搶親的方式獲得新娘,可是對方如果是公主的話,那麼必然站著一個王國,因此情投意合不大適用,因為公主的婚姻也是外交的一種,搶親則可能面對國家的怒火。
選婿大典既尊重國王的權威,同時也尊重了公主的意志,同時選婿大典考驗的是國王和王子們的智慧和力量,憑藉自己的本事贏走公主,因此又是弱化的搶親。
然而迦屍國國王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女兒安芭公主,其實早就已經有了心上人,那個心上人正是沙魯瓦國王。
國王的女兒,安芭公主私底下和對方情投意合是一件不算太光彩的事,然而卻可以被接受,不過真正讓雙方合理合法走到一起的,還是需要選婿大典,這是公主最正統的結婚方式。
因此安芭公主和自己心上人約定,沙魯瓦國王會來參加安芭公主的選婿大典,而安芭公主則會排除掉其他競爭對手選擇沙魯瓦,這樣雙方就可以正大光明地結婚。
此時誰也沒有想到,恆河之子,象城的王子毗溼摩為了替自己的弟弟奇武王迎娶王后親自來到選婿大典,
毗溼摩是象城的國王福身王與恆河女神的兒子,原名為天誓。因為福身王違背了誓言,恆河女神最終離開了福身王,同時帶走了自己的兒子天誓。
福身王在恆河附近巡視時見到了一名少年,恆河女神現身,親自將自己的兒子帶給福身王,因此這名叫天誓的少年成為了象城的王儲。
只是由於恆河女神早已經離開,福身王恆河女神離開後又有了新的愛人,那就是漁家女貞信。貞信堅持自己未來的兒子登基才肯嫁給福身王,為了滿足父親的願望,毗溼摩不但放棄王位,同時還發誓終生不娶,願意效忠象城的國王。
因為立下了這恐怖的誓言,所以天誓有了一個新的名字,毗溼摩,立下恐怖、偉大誓言之人,同時出於愧疚之情,毗溼摩的父親作為王仙的福身王賜予了自己兒子一個可以選擇自己死亡的祝福,也就是說只有毗溼摩願意死亡的時候,毗溼摩才能死去,否則誰也奪走不了毗溼摩的生命。
福身王和貞信的兒子,象城的國王奇武王從小體弱,因此根本無法親自參與選婿大典,與整個雅利安的國王和王子們競爭,因此作為哥哥的毗溼摩只能親自參加,按照自己的繼母貞信太后的命令,要將三位公主統統帶回象城給自己的兒子奇武王當老婆,於是毗溼摩來到選婿大典,仗著自己母親是恆河女神帶來的天生神力,師傅持斧羅摩尊者教授的無雙武藝,父親福身王賜予的不死之身,因此一到選婿大典現場就傲視群雄。
好好的一場選婿大典直接變成了搶親,三位公主都被抓上了毗溼奴的戰場,對於剎帝利而言搶親才是最符合剎帝利種姓正法的,儘管他是替自己的弟弟奇武王迎娶王后,這一點受到詬病,可是搶親本身就是符合正法的。
娑婆城的國王沙魯瓦緊緊追趕,想要搶回自己的心上人安芭公主,可是畢竟不是恆河之子毗溼摩的對手,反而被毗溼摩輕鬆打敗。
俱盧族的國度象城王宮之中,妹妹安必迦和安波利迦接受命運嫁給了奇武王,然而安芭公主則坦白自己和沙魯瓦國王的關係,選婿大典的本質固然是搶親的變種,以武力決定公主的婚姻,可是如果公主是有意中人,這也是被當時的社會倫理所接受的。
因此毗溼摩允許安芭公主離開俱盧族的王宮,然而當安芭見到自己的意中人卻發現,沙魯瓦國王命令自己的王國娑婆城飛向了天空,拒不和自己的心上人安芭公主見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根據正法,剎帝利的婚姻本質是就是搶婚,在選婿大典上毗溼摩戰勝了他,因此安芭公主就是被人贏走的戰利品,如果接受安芭公主,就是接受勝利者的賞賜,這對於一個國王,一名剎帝利來說,這是最大的侮辱。
因此安芭公主沒有辦法,她不能回到自己父親的王國,也不被自己心上人的王國接受,因此只能回到象城王宮,指責批示畝毀了她的幸福,既然毗溼摩搶走了她,就應該對她負責,迎娶她。
然而毗溼摩早就已經立下終身不娶的誓言,只能趕走安芭公主,
安芭公主心中開始憎恨毗溼摩,於是開始尋找可以為她報仇的婆羅門和剎帝利,可是誰也沒有辦法戰勝恆河之子毗溼摩,因此面對安芭公主的請求,沒有一位剎帝利願意來主持公道,最後安芭公主找到了毗溼摩的老師持斧羅摩。
起初持斧羅摩並不認為自己的弟子是否做錯了,然而當看到了安芭公主的決心,聽到了她的故事,於是找到了毗溼摩,讓自己的這位弟子迎娶這位姑娘,毗溼摩誓死不從,因此毗溼摩和持斧羅摩因此展開大戰,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最終的結果就是除非讓世界毀滅,就算是偉大的持斧羅摩也已經無法奈何自己的弟子。於是安芭公主痛不欲生,於是決定自己親自進行苦行,用苦修的力量殺死毗溼摩。
無論是剎帝利武士還是婆羅門的仙人,他們可以戰勝一切強敵,戰勝阿修羅,可是面對苦行的詛咒,沒有一個人能夠有辦法解決,毗溼摩心中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