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後的日子可要好好過。要像你大哥、大嫂這般,不僅能養老人,還能幫襯家裡。”
劉芳聽了點頭,看著她輕舒口氣,淡淡的說:“就是夫君不去進京趕考,我們也要照顧爹孃的。夫君說了,爹孃到什麼時候都不能不顧。”
這話說的很實在,眾人也絲毫不會懷疑楊大川的心意。雲氏看著他們夫妻倆,又看了看高氏,柔聲的說:
“娘,等妹夫有了一定,您跟我爹也別這麼幹了。我跟暘哥商量了一下,到時候您們去我們那邊住倆月,若是喜歡就常住,若不喜歡過去認認門也是好的。”
高氏是個聰明人,自然明白兒媳婦的意思。說起來他們是長房,理應養老。看著雲氏認真的樣子笑著點點頭,說:
“這個不急。到時候咱們再訂。你們家那邊肯定要去,我跟你爹得去認認門。至於家裡這一攤子……我打算讓你二兄弟一家回來。總在老丈人那邊不是個事兒,老人活著還行,沒了那天……唉!”
佟雪瑩對於他們家只是大致的瞭解,後來吳氏去府城的時候跟她提及過。表面上劉常山家過得不錯,三個孩子都有出息,閨女也嫁的好。
可這只是表面,內在什麼樣,只有人家自己知道。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龍生九子還各不相同,更別說普通的農村戶了。劉常山的二兒子自打成親之後,就跟媳婦兒去了孃家那邊。
老人活著強勢,讓兒女都在跟前圍旺。可如今老人年歲越來越大了,大兒子養老,自然不希望幾個妹妹還在他們家住。這不,高氏跟劉常山為了兒子,不得不做這麼個打算。
正說著,劉常山帶著大兒子劉暘、三兒子劉暢進屋了。二兒子一家沒回來,託人給帶的東西。說是老人有病了,二兒媳在那邊得照顧。
佟雪瑩往裡挪了挪,看著劉常山笑眯眯的說:“常山大伯,外面都收拾好了?”
“收拾好了,那點活兒還不快的。你們這是……幹啥呢川兒咋不坐下啊。”老爺子話落,拉著楊大川坐在炕沿兒。
劉暘跟劉暢搬著椅子,坐在了地上。高氏見兩兒子都在,也沒有避諱佟雪瑩,輕嘆口氣,說:
“今兒咱們家挺齊,我就把我跟你爹商量許久的事情說一下。老二劉湯的事情你們都知道。這麼多年了,兩口子也沒個房子,我尋思讓他們回來,就住我跟你爹那,讓他們伺候。”
“咱家就那些東西,房子還有地。他們兩口子把我們老兩口伺候沒了,也算是他們有心,那些東西就都給他們了。老大這邊我不擔心,芳兒我也不介意,老三啊,你媳婦兒是什麼意思啊!”
佟雪瑩聽完這話,立刻將視線看去劉暢的方向。剛才高氏說過,她跟三兒媳不對付,由此看來好像還真的是關系不怎麼地呢。
劉暢搖搖頭,一臉坦誠的看著高氏,說:“娘,老話重提我也不怕墨跡。今兒雪瑩妹子也在,您都不避諱,我就更不能把妹子當外人。”
“我媳婦兒介意的是當年我們成親您給的改口紅封。對,我明白,我們哥仨那幾年連著成親,花光了您跟我爹的老底兒。可大嫂、二嫂都是二錢銀子,到了她那就二十個銅板,她的確過不去。”
高氏聽到這話,無奈的搖搖頭。滿臉後悔,懊惱的不行。劉常山看著媳婦兒,心疼的說:“三兒啊,那不能怪你娘。娶你大嫂、二嫂,彩禮就一兩銀子。你老丈人開口就是三兩,哪有錢。”
說來說去,都是銀子鬧得。
佟雪瑩拉著高氏,看著她鼓勵的說:“伯孃,我知道你心裡也委屈,也有過不去的坎兒。可那畢竟是你兒媳婦,也算是你的孩子。當年彩禮多給了一兩,改口少給也不是不行。可總要把話說開了,您說是不”
“若是說了,那還不幹仗嗎?”高氏擔憂的開口。
雲氏跟劉芳互看一眼,誰都沒有說話。這事兒就是解不開的疙瘩,誰勸都沒用。劉暢也不忍母親這麼難過,起身來到跟前,輕拍她的肩膀,說:
“娘,房子給二哥我沒意見,孩兒他娘我去說。您老……別難過了。”
正說著,南宮紫蘇醒了。一咕嚕坐直身子,看著佟雪瑩,可憐巴巴的說:“尿……尿……”
紅霞他們都沒在屋,佟雪瑩行動不便,雲氏趕緊下地,伸手把孩子抱起,帶出去方便。因為有孩子的這一打岔,大家也都不在繼續剛才低沉的話題。
劉暘作為長子,看著高氏,說:“娘,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今年就讓老二他們回來,他那個大舅子不是物,離遠點兒也行。不然總想把他孩子塞我那邊鋪子,那不是扯淡嘛。”
哦?——
佟雪瑩終於明白為何高氏會如此堅持。還特意揹著三兒媳將此事說下,原來有她一部分的原因。深深地看了一眼劉暘,輕柔的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