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市極北沿海地區,是一處旅遊度假村,尤其在夏天,別的省市的家人帶著孩子過來遊玩的數不勝數。
小鎮名叫平海村,曾經是個沿海的小村莊,每天凌晨五點,海平面與沙灘平行,自而取了這個名。
村名們自古至今都是起早貪黑下海捕魚為生,很多人羨慕靠海天天吃海鮮啊過的很舒服。
其實不然,乾的都是體力活,光是在海邊的石壁上著採貽貝也沒多少年輕人能做到。
現在景氣好了,近些年來人民過上了好日子,旅遊行業發展起來了,有錢了就要懂得享受,平海村也變成了旅遊度假村,住在村裡的村民都辦起了農家樂,收入也是槓槓的。
就連房子都變成海景房,價格比以前翻了數十倍,沒有村民賣房進城住的,這都是祖上留下的財富。
平海村已經被江海市規劃為民俗旅遊度假村,將繼續保持平海村基本格局,村內建築按照傳統風格逐步完善和改造以適應海濱度假,休閒旅遊業的開展。
這也是平海村村民的驕傲吧,上百年的傳承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到了目的地,平海村旅遊度假村,已經傍晚五點了,劉師叔把車停到了村邊的停車場。
一小時收費3元,三小時收費10元,停得越久越貴,平海村度假村每天的旅客絡繹不絕,時間久了會影響後來的遊客。
不得不說皇家一號停個車都倍有牌面,附近也有人盯著看,車輛經過時都離得遠遠的。
林默拎著兩個解放包下了車,就像幾十年前的知青,見面都要喊句同志。
劉師叔下了車鎖了車門,回頭跟著林默說道。
“林默,今天太晚了,我去找個農家樂我請客晚上搓一頓野海鮮。”劉師叔忙了一天也累了,想休息一晚明早兒走,畢竟好不容易來一次海邊,不吃一頓也對不起自己。
“謝謝劉師叔。”
林默笑了笑,他還真是長這麼大沒吃過海鮮,不對,想了想前段時間在海天盛筵和英雄社食堂吃過。
兩人一齊進了平海村度假區,人多很熱鬧,街道上都是餐館和賣土特產的,魷魚乾都是一麻袋賣的,每家餐館的角落都堆著滿滿扇貝殼,等到凌晨老闆才會清理,生意倍棒。
四處找著農家樂,吃飯住宿一起的,每家店門口都掛著客滿,好一頓找,在最東面找到了一家有空房的。
農家樂的女主人出門邀請著,一間雙人客房一晚一百元,倒是不貴。
女老闆穿著很普通,精瘦,面板很黑,才三十多笑起來就有些許皺紋,一看就是常年在沿海曬的,可以說整個平海村的居民就沒有面板白的。
“老闆娘我們先去點菜,我這肚子咕咕叫了。”劉師叔一副自來熟的樣子,見的人多了自然嘴皮也變6了,他在外交方面是門派裡數一數二的。
“好嘞。”老闆娘帶著兩人來了院子裡,院中擺放著大大小小的水缸。
有鮑魚,皮皮蝦,石蜐,響螺,花螺,海蠣子,貽貝,海瓜子,蟶子,青蟹,脊尾白蝦,江海大蝦,馬尾藻,蛤蜊,花甲,扇貝,江海大蝦等沿海有的水產品。
“這個黃魚咋這麼大?”劉師叔疑問道。
“這是大黃魚,黃魚有和胃止血、益腎補虛、健脾開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
林默說道,這些水底生物林默現在無一不知,除非是未被發現的生物。
“呀,小夥子懂的還挺多。”
老闆娘笑著說,現在這麼年輕的小夥子都是來玩的,哪會懂這些知識。
林默看著劉師叔看著大黃魚異樣的眼神彷彿明白了。
“林默你來點,加油點,能吃多少點多少,你師叔我可是帶夠了錢的。”劉師叔拍了拍腰包。
三個字,不差錢。
“劉師叔你可得準備好了。”林默看著劉師叔自信的眼神笑了笑,在吃飯上面他可是不會客氣的人。
“鮑魚來二十隻,蟶子,扇貝,石蜐一樣來一筐,皮皮蝦十斤,江海大蝦兩隻,花蟹拿兩個,花螺也可以來一筐,鯧魚兩條,鱸魚兩條,八爪魚也來一斤,對了還有大黃魚一條。”林默之前看到劉師叔的表情怎會不知道對方的心思,大黃魚肯定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