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紫翎在紙上寫了個太後,驕陽公主看後想了想:“太後確實是對莫氏殘害皇室孫最痛恨的人,她是皇上的親生母親,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皇孫,她也著急。”
蘇紫翎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她更清楚皇帝的狠毒和無情,她這一路走到現在是沾著多少人的鮮血,踏著多少人的屍體,又何來的不忍心?再者他現在必須要依靠莫家的勢力。
她父王已經不在了,哥哥還在邊關,她必須要為這個家做點什麼。雖然驕陽公主是藉著珠兒的事情處罰了皇後身邊的心腹敏規,但她更多的是想替珠兒報仇,其次是不想讓人覺得她一個外嫁的公主,即使是回宮,也沒有什麼話語權了。
至於揭露皇後的惡行她還是會助她一臂之力的,她想了想,對驕陽公主出了自己的想法,驕陽公主聽後想了想:“行,就依你的計劃”。
翌日,晨太妃來到紫翎宮看望驕陽公主,一進門就問驕陽公主:“昨天是怎麼回事?”
驕陽公主知道昨天的事情如果母妃提前知道,一定不會允許她這麼做。所以她昨天才讓弦貴人去陪著母妃,笑著道;“母妃,珠兒跟著我這麼多年了,我出嫁時沒有把她帶走,卻未想到會被敏規毒害,我聽他們珠兒死得好慘呀”。
“珠兒的死確實是敏規的錯,你處罰一個丫頭母妃定不會怪你,可是這個敏規是皇後身邊的紅人,你去招惹這個是非做什麼?”
驕陽公主聽到晨太妃這麼,知道她也是為自己好,畢竟自己是一個外嫁的公主,當今皇上只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怎麼可能為了出頭呢而她自己也是被他留在宮中作為人質,作為牽制駙馬的手段。
驕陽公主畢竟在宮中待了這麼多年了,自然知道這些,只好笑著對晨太妃:“母妃,您也別生氣了,我自有分寸。”
晨太妃也知道驕陽公主的性格,從驕縱慣了,現在還有了身孕,自然不敢太責備她,只好道:“罷了罷了,敏規雖然是皇後的人,但終究也只是個丫頭,現在你將她的舌頭割了,臉刮花了,也算是替珠兒報仇,替自己解氣了”
“是,是,是,母妃的是,那母妃您看,兒臣在這紫翎宮裡面甚是無聊,過幾天也是兒臣的生辰,兒臣特別想聽雲家班的戲。”驕陽公主道。
“聽戲恩,不錯,我也好長時間沒有聽戲了,要不就找個戲班來宮裡面。”驕陽公主聽到晨太妃答應了,也知道如果讓晨太妃知道她和蘇紫翎的計劃,斷然不會同意,決定還是不要告訴她。
送走了晨太妃,驕陽公主就到蘇紫翎的房中,此時蘇紫翎正在和楚答應話,看到驕陽公主進來,知道她肯定和晨太妃了戲班的事情了,便對楚答應“你先回去吧”。
楚答應應聲退下,蘇紫翎對驕陽公主;“公主,現在還要麻煩您去太後的宮裡面,請太後老人家來看一場好戲。”
驕陽公主聽後笑:“估計太後老人家看了戲後,就沒有那麼高興了。”
驕陽公主心裡尋思著也要找個由頭才好到太後那去請安,想到到皇宮裡面來的時候,駙馬特地給了她一件虎皮大衣,這件大衣是當年駙馬的爺爺打獵得來的,送給了駙馬。現在她有孕在身,還要待在皇宮,不放心,所以送給了她。
想必皇太後這麼多年也見過不少寶貝,對於一般的物品還真入不了她老人家的眼,但這件大衣經過這麼多年依然色澤光亮,最主要的虎皮上的花紋還被工匠們巧妙地聯成了一個“壽”字。
於是驕陽公主帶著寶兒,拿著這件虎皮大衣就去了太後的太慈宮,走到門口看到太後的心腹蒼嬤嬤,便對她道;“麻煩蒼嬤嬤通傳一聲,就驕陽給她老人家來請安了”。
蒼嬤嬤也不敢怠慢,趕緊進屋了,正好太後剛剛用完早膳,桌上還放著今早的早膳,又用上等的米熬的米粥,各類的點心,有的盤裡面少了好幾塊,碗裡面的粥也沒有了。估摸著今天太後的心情還是不錯的。
“太後娘娘,驕陽來給您請安了”
“哦,原來是驕陽來了,塊進來讓哀家看看”。
“太後娘娘,驕陽此次進宮給您帶了件禮物,這是駙馬給兒臣的虎皮大衣,兒臣尋思著,這件衣服太後娘娘穿起來肯定比兒臣合適,更能襯託您老的威儀”。
太後聽見驕陽公主這麼,也甚是高興:“這麼多年來,宮裡面這麼多的人就你會討哀家,走近來讓哀家瞧瞧,住在紫翎宮可還習慣?”
驕陽公主應聲走到太後面前,笑著:“兒臣現在住在紫翎宮很好,蘇貴人對兒臣也很是照顧,一應用品也準備得周全。”
太後心裡面自然知道皇上讓一個外嫁的公主回宮住的目的,把她安排在一個貴人的宮裡面,而不是安排在自己出嫁前的住所,正是想給駙馬一家一點警告,也笑著:“那就好,你啊,還為哀家準備的禮物,真是有心了!”
“太後,母妃見兒臣這麼長時間沒有回宮,想著安排我們看一場戲,請來現在最出名的雲家班來唱戲,太厚覺得如何?”驕陽公主問的有一點兒心翼翼。
“恩,不錯。哀家也好長時間沒有看戲了,就讓你母後去籌辦,放在哀家的太慈宮,把後宮的嬪妃們都叫過來,大家一起熱鬧熱鬧。”太後天天待在宮裡面也是悶壞了,但是太後終究是太後,要顧及皇家的體面,這些年輕人還沒有張牙舞爪的往宮裡面請人唱戲,堂堂的太後,怎麼能夠讓這些的比下去了?
所以太後在聽到驕陽公主要請戲班的時候,真的是正中下懷,一拍即合!
驕陽公主一聽太後這麼,大喜,但是轉念一想,這件事情不能少了皇上,於是對太後:“太後,皇帝哥哥最近一直忙於朝事,也該讓他休息休息,別累壞了龍體。”
首 發更 新 . gz bp i. 更 新更 快廣 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