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進入實現階段,李偉越來越忙,那天晚上的事也漸漸淡忘。
這天,他接到弟弟的電話:“哥,我暑假不回家了,想去北京闖闖。”
弟弟來投奔自己,當哥哥自然不能拒絕,可他不知道,李正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事情還得從很久之前說起。
李偉是典型的乖孩子,從小到大對父母言聽計從,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最後終於學成了個書呆子;李正卻是胎裡帶的淘,上樹掏鳥、下河撈魚、偷地瓜烤玉米……反正那些混小子常幹的事他一樣沒落下,為此沒少捱揍,可他卻越挫越勇,照樣把李成功的話當耳旁風。神奇的是,這些“課外活動”並沒有耽誤李正的學習成績,他照樣一路斬關奪將考上了市裡最好的高中——市一中。所以李正一直覺得自己特牛逼,直到遇到一個更牛逼的她。
她叫嚴小芸,是公認的校花。
李正第一次看見她的時候,就驚為天人。
每當回想起兩人初次相見的那一刻,他心裡總像抹了蜜。
“喂,你想什麼呢,怎麼又不說話了?”
李正被嚴小芸的嬌嗔拉回到現實,對著話筒陪笑:“我在想還有什麼要準備的。”
“不要忘記帶套套。”這是宿舍裡的老二葛學峰的標準□□,說完嗄嗄的笑,電話那頭的嚴小芸聽到,“呸”了一聲:“下流!你們那兒都是些什麼人啊。”
李正回過頭來惡狠狠的盯了一眼葛學峰,轉回來問嚴小芸:“你定下哪天了麼?”
高中畢業那年,李正考上了西部交通大學最好的專業——熱能工程,而嚴小芸的分數卻只能上個中專,兩個人著實痛苦了一陣子,李正甚至要放棄這次機會陪嚴小芸複讀,嚴小芸卻堅決不同意,理由也很充分,她將來要依靠他一輩子,他有出息了,兩個人才有希望。於是他們約定,嚴小芸複習一年,第二年再考西部交通大學。
誰知事與願違,第二年嚴小芸連中專都沒考上,為此她抱著電話跟李正哭了一個鐘頭,李正連上課的心思都沒有了,連夜買了火車票回家安慰女朋友,鼓勵她再複習一年。可嚴小芸已經徹底失去了信心,說什麼都不願再讀了。接著她們家便在當地稅務局謀了一份差使,一個月一千多的薪水,雖然不是很多,在當地也馬馬虎虎過得去了。
嚴小芸是獨生女,父母都在政府機關上班,自然瞧不上李正這個窮學生,早就跟她明說了,要想跟李正交往,先跟家裡斷絕關系!因為這個,家裡把她看得很嚴,別說來學校看李正,就連寒暑假兩個人偷偷摸摸見一面,回到家她也會被盤問很久。
兩年多的時間裡,兩個人主要靠一根電話線維系感情。而今年,嚴小芸爭取到了去北京進修的名額,機會難得,李正比揀到金元寶還開心,而這也是他選擇不回家的根本原因。
嚴小芸說了具體日期,李正默默算著日子,似乎跟最後一科考試有點沖突。嚴小芸不想犧牲李正的學業,安慰他道:“考試要緊,北京我去過好幾次呢,而且還有同事一起……”
想象著嚴小芸失望的樣子,李正心裡就針紮一樣難受,馬上道:“沒事,我去車站接你。”
“怕我被別人拐跑了啊?”電話那頭咯咯笑起來。
兩個人又情話綿綿了好久,說了幾次“我掛了”之類的,終於在熄燈之前結束通話了電話。
李正活動著關節,一步步逼近葛學峰的床,葛學峰馬上做出一副哈巴狗的表情:“老三,我錯了。”
李正笑眯眯的望著葛學峰道:“沒事。”葛學峰一邊本能的向床裡邊縮去,一邊向剛拿著手機走進宿舍的洪欣叫:“老四,快報……”警字沒出口就被死死的壓住了。
李正的宿舍是標準四人間,按年齡排序依次是馮可欣、葛學峰、李正、洪欣,老大馮可欣半年前得了傳染病,一直休學在家,所以宿舍裡就剩了三個人。
老二葛學峰來自四川,他自稱道教丹鼎派先師葛洪的後人,又最喜歡談些修身養性之類的,所以得了個“老道”的外號。其實他的形象一點也不象葛洪,長得胖胖的,又戴個金絲眼鏡,如果再留個中分,倒像極了抗戰電影裡的狗翻譯。
其實他人不錯,就是嘴太欠,因此經常成為大家□□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