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三章 挪屋

兩人一路聊著,跑車開進了一處嶄新的小區,然後直接進了地下停車場。李正有些疑惑,問洪欣:“老四,這是哪兒啊?”

“你家啊。”洪欣熟練的把車泊好。

李正糊塗了,忍不住道:“老四,你搞什麼飛機?”

“你的新家。”洪欣笑著把一串鑰匙遞給李正,“這房子是一個朋友的,他出國了,三五年都回不來,一直空著,讓我幫他看家,你知道,我爸媽哪兒肯讓我搬走。所以我就想到你,老三,你不會不幫我這個忙吧?”在這件事上,洪欣撒了謊。房子一直空著是事實,只不過並不是什麼朋友的,而是容小紅投資買的。

這事明擺著是洪欣為了答謝李正為他扛事,可他又不明說,李正反倒有些被動,可當時他替洪欣頂罪並不是希圖回報,只是出於一時的義氣,如果接受了這番好意,反倒俗了。

李正猶豫的時候,已經被洪欣拉著進了電梯,

這是一個簡明美式田園風的大三居,整個裝修以淡黃為基調,牆壁上的鐵藝相框裡是世界各地的風景,從客廳的落地玻璃窗望出去,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而拉上窗簾,便又自成一個小天地,頗有些大隱於市的感覺。

跟自己原先的居住環境一比,真是天上地下,李正不由有心裡感慨,有錢就是他媽的好!

他原本還是幾分推辭的念頭,坐電梯的工夫他忽然就想通了,所謂來日方長嘛,他相信自己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他會回報洪欣甚至是洪家,而且自己確實幫過洪欣,堅決不受倒顯得矯情了。想通了這點,他便坦然了。

實際上,洪欣也並沒有給他拒絕的機會,他早已把李正僅有的幾件家當都搬過來了,而且把李正租的房子退了。

閑聊了幾句洪欣就走了,偌大的房間就留下李正一個人。原來住在逼仄的屋子裡,李正總覺得房子小,現如今搬到大房子裡,他反倒覺得空落落的。他先洗了個澡,然後穿著浴袍坐在布藝沙發上,發了會子呆,想起應該先跟大哥說一聲搬家的事,免得他找不到自己著急,這會子他才發現自己還不知道到底搬到了哪兒,幸虧桌上有物業電話,他打電話問了物業小區的位置和名字,這才給李偉打電話。

聽說弟弟搬家,李偉有些意外,卻也沒多問,他告訴李正爸媽都挺好的,又叮囑弟弟多休息,然後哥倆就沒什麼話好說了,就掛了電話。

閑坐了一會兒,李正開始收拾自己的行李,大部分東西都在,只是少了幾本書,估計搬家工人收拾東西的時候落下了,其它的都還好,只是大哥讓自己還楊雨桐的那本《羅斯福傳》,因為各種原因一直在自己手裡,這回搬家給弄丟了。不知怎麼,他的腦海裡就浮現出商場中那個白連衣裙讀書的身影,不覺就有些懊惱。

週末,李正回到原來住的地方找書,房東已經把房子租給了一對小夫妻,那對小夫妻人不錯,幫著找了半天也沒找到。

李正跑到臨近的書店,可找來找去都沒有找到那個版本,只好隨便買了另一本《羅斯福傳》。

接到李正的電話的時候,楊雨桐剛把泡麵放到小煮鍋裡,她把煤氣灶的火關小,想了想,回到屋子裡照了照鏡子,這才走出院子。李正在離大門不遠處的樹下等著,見楊雨桐出來,忙迎過來,道:“原來你們公司的人也不是天天加班啊。”

楊雨桐知道他是在說李偉,微笑著解釋道:“我們跟技術部不太一樣,有專案的時候就緊些,沒專案就清閑點。”

李正掏出新買的書遞給楊雨桐,道:“我哥借你的那本《羅斯福傳》我給弄丟了,沒找到那個版本的,所以……對不起啊。”

楊雨桐平靜的接過書,微笑著道:“沒事,這本也是一樣的。”

楊雨桐的態度讓李正有些意外,原本打算還完書就走的,因為他不想讓她誤會自己的意思。而現在楊雨桐的態度,明顯是已經看穿了一切,而並不想在這件事上有太多的糾纏,所以她都沒有客氣一下。

這反而讓李正心裡生出些愧意,跟這個女孩比較起來,自己似乎太小氣了些。於是他道:“附近有沒有什麼好一點的館子,我請你。”

楊雨桐道:“太晚了,你早點回去休息吧。”

她越拒絕,李正倒越堅決,而李正一旦認定了一件事,大概沒有什麼人能把他扳回來,當年就是靠這種近乎無賴的勁頭才搞定嚴小芸的。於是李正道:“要是過意不去,幹脆你請我。”看楊雨桐還在猶豫,李正補了一句,“你不會真讓我餓著肚子回去吧。”

楊雨桐點了點頭:“那你稍微等我一會兒。”她反身回到小院,關了火,把小煮鍋裡半生不熟的泡麵撈出來擱在一個碗裡留著明天早餐,然後把小煮鍋泡在水裡,這才鎖了門出來。

楊雨桐選了離家不遠的蘭州拉麵館,這個選擇正合李正的心意,如果去太好的館子,不論誰請,另外一方都會覺得欠了人情,就難免還有下一次,而在這種普通的小館子,大家都不會有太多的心理負擔。

兩個人一人要了一碗拉麵,又點了一個冷盤拼盤和十個肉串,楊雨桐說夠了,李正也就沒有再堅持。

跟聰明人打交道是一種享受,而李正此刻已經沒有了任何心理負擔,他也就侃侃而談,談工作,談過去,談李偉。楊雨桐大多數時候她都是安靜的聽,她很少說自己的事,李正感到她身上似乎穿了一層鎧甲,別人很難走進她的內心深處。

偶爾冷場的時候,她會問一兩個問題,比如:“智慧手機好賣嗎?”

李正想了想,道:“怎麼說呢,大勢所趨吧,個人對智慧終端的需求越來越多,傳統的智慧終端,像pc啊、筆記本之類的,因為受場地限制,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而能替代傳統智慧終端的裝置至少要滿足方便攜帶、功能豐富這兩個要求,就目前看來,智慧手機最貼近這種需求,估計很快就會迎來一波大的行情。”

“中國的自有品牌多麼?”

李正沉了一下,才緩緩道:“目前主要是歐美、日韓的,國內有幾款山寨機,品牌幾乎沒有,有的話國人也不認。哎,中國這麼多人,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為什麼連個手機都做不好呢?你瞧瞧人家韓國,從總統到平民,不論本國貨多差,都會支援國貨,中國正好相反,就連月亮也是外國的圓,中國製造也不爭氣,品質確實也比外國的差,做企業也不能光靠愛國心買單吧!”

楊雨桐沒說話,低了頭小口小口的吃麵,李正覺得自己的話有些重,於是道:“我是不是太偏激了?”

聽李正問自己,楊雨桐抬起頭,思忖著道:“你說的有一部分是事實,中國人確實少了一點自信,這個也跟歷史有關。從清末到解放前,中國歷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俄戰爭、甲午海戰,無論中國輸贏,最後都是割地賠款,所以中國人總覺得外國人厲害。有人說這是奴性,我倒覺得這是一種慣性,是成長過程的中間態。就好比一個體格瘦弱的小孩子,從小就受鄰居欺負,所以小孩見到鄰居的時候就會有一點害怕。”說到這裡,楊雨桐頓了頓,見李正沒有打斷自己的意思,才又繼續道,“關於企業製造這一塊,我不太懂,我就知道海爾、華為都是咱們中國的自有品牌,質量一點也不差,我相信手機也一樣,總有一天會有中國製造。就像……”說到這裡,楊雨桐有些猶豫,見李正仍在認真的聽自己說,她忽然笑了笑道,“我又開始做四不象的比喻了。”

“沒有,挺好的,你接著說。”

受了李正的鼓勵,楊雨桐才又接著道:“就像一個條件不怎麼好的家庭,家裡只有一把麵粉,如果有一個孩子,做個饅頭就能吃飽;可要是家裡有□□個孩子呢?為了不餓死人,只能煮一鍋麵糊,每個孩子喝幾口,雖然大家都沒吃飽,至少沒餓死人。”

李正聽明白了,這些道理自己一直明白,可從來沒有這麼透徹過,見楊雨桐住嘴,他馬上道:“等孩子們都長大了,有力氣掙錢吃飯,就都能吃上白麵饅頭了,對吧?”這樣說的時候,他心裡竟忽然有些感慨,可惜楊雨桐長得太普通了些。

吃完飯,李正禮貌性的送楊雨桐回家,道路兩旁被私家車佔得滿滿的,中間只留出了一輛汽車寬的馬路,有兩輛汽車頂在路中間,誰也不讓誰,看著這頂牛般的場景,再回想起四合院對面小區的情形,一個關於停車位的點子忽然蹦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