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客棧之中吃飯時,他聽到過一段故事:永懷陳氏,本是縣內紳豪,在一次外出經商時,遭遇不測,家中留下一婦和一個懵懂學子,難撐家業,自此家道中落。
陳家雖然沒落,但是陳家婦人卻一心想要那個懵懂學子高中,光耀門楣,終日操勞過度,最後依舊沒有逃脫疾病纏身的後果。
此後,本該埋頭孜孜不倦的書生不得不出家門為母親治病求藥。
甚至,不惜借下了高利貸。
如果故事到這兒就結束,也不失為一個孝子的典故。
只可惜,還有後半段:
那個書生最終為了求錢,選擇進入了賭坊,最後非但沒有贏下救母的錢,反而變成了一個嗜賭成性的賭徒,更欠下了一屁股的債。
雖然,當時的他故事也只聽到了這兒,
但看現在這書生的模樣,後果自然也不用多說。
本來是個拼搏奮鬥的學子,卻棋差一招淪為了賭鬼,造化弄人。
“阿彌陀佛。”
“小僧願送施主最後一程,不知施主意下如何?”
“多謝小師傅,小生也該到十八層地獄贖罪了。”
有些人在做了錯事之後,總是選擇性的逃避,而這書生在死後選擇遺忘,大抵也是想逃避現實吧,畢竟間接害死了自己的母親,在這個時代,沒有人能接受。
除非真的是一點兒良心也沒有。
伴隨著徐子肅誦唸地藏本願經,陳奕也逐漸消失在了水缸之中。
【超度一名亡魂,獎勵功德一點,四書五經精通。】
四書五經?
難不成讓我一個和尚去趕考?
還是算了!
一夜過去,
清晨,
一名臉上滿是橫肉的兇厲漢子帶著昨日綁他的幾名大漢走了進來。
“豹哥,就是這小和尚,想吃白食兒還不給錢。”
被稱豹哥的人在打量了他半刻,眉頭不由的皺起。
“小和尚,你是哪座廟的和尚?”
“小僧金山寺法明長老之徒普度見過列位施主。”
金山寺,
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