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魏延還能說什麼?
他轉移了話題,道:“鞠義是袁紹的大將。他駐守在營中,死戰不降。我們雖然能攻克大營。但恐怕也要耗費一些時日。不知主母可有好的計策?”
“嗯,你這話問的好。”
樊梨花拿出一張信紙,遞給魏延:“你派人把這封信,送去給甘寧。讓他率領所有的兵馬,前來助戰。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攻克袁紹的糧草大營。”
“是。”
魏延接過信紙。
心裡卻是疑惑:“主母不是要引誘袁紹來援嗎?為何急於攻陷袁紹的糧草大營?”
“你猜呢?”
“呃...末將愚鈍,還望主母賜教。”
魏延有些無語。
這沒頭沒腦的,讓他怎麼猜?
穆桂英走過來,道:“我們攻打鞠義有四天了吧?袁紹還沒有回援,可見他已經放棄了。與其圍而不攻,坐失良機,不如先斷了袁紹的糧道。”
“穆姐姐說的是。這都怪我考慮不周。沒有想到...袁紹真敢置北海的糧草大營於不顧。這也是他自己找死,我們就不要客氣了。”
魏延眼眸一亮,暗自欣喜:“如此說來...白起在琳琅郡,是不可能建功了?”
這話是他在心裡面說的。
樊梨花和穆桂英並不知曉。
魏延抱拳回道:“末將即刻派人把信送去給甘寧,讓他前來助戰。”
“嗯。”
白起在琳琅郡等候了足足五日。
在第六日拂曉,看到有兩萬步卒從竹山下經過。
白起思慮了好久,終是沒有放過這路袁軍。先用一千顆火炮,炸燬山上的巨石。巨石滾下去,阻塞了道路,再用弓箭射之。
兩萬援軍,無一生還!
值此時。
甘寧也收到了樊梨花的來信。
他現在手裡有八萬重兵(從交州又調來了三萬),已經佔領青州北部的東萊郡、樂安國、齊國。與袁紹的大兒子袁譚,對峙於濟南境內。
即使沒有樊梨花插手,他也早晚能攻克青州。
看完樊梨花的信,甘寧好生猶豫:“主母讓我率領所有的兵馬,到北海助戰。你們意下如何?”
帳中站著兩排將領。
上將王方說道:“我們好不容易才打下了三個郡,且死死的壓制著袁譚。等我們擊敗了袁譚,整個青州都拿下了。主母在這時候令我們前往助戰,不是瞎指揮嗎?”
“住嘴!”
甘寧臉色一沉,斥責道:“這話你也敢說?”
“末將是直腸子,不會說好聽的...。”
“還說?!”
甘寧呵斥了一聲,收起信件,道:“主母讓我去北海助戰,自有她的道理。我作為臣子,遵令而行即可,豈能質疑啊?”
王方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們不能為了一封信,而放棄眼下大好的局勢。末將建議大都督,回絕主母。就說與袁譚交戰在一起,暫時無法撤出戰鬥。”
其實甘寧有權利拒絕。
樊梨花是徐州都督。他是交州都督。官職相等,又無軍機處的明令。即使回絕了,樊梨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只是甘寧考慮事情,要比王方全面。
想到樊梨花的身份,甘寧搖搖頭道:“不行。我在朝中的地位,與你們不同。我手上握有重兵,又接連攻下了青州的三個郡。如果回絕了主母,定會遭人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