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樁婚事
等等,那忠信王慕容炎涼,好像什麼都沒賞呢?
皇上封賞完後,朝中官員驚覺,好像唯獨遺漏了屢立奇功的忠信王!
莫非,忠信王功高震主,已經引起了皇上的猜忌?
正當眾人滿腹狐疑之際,皇上又丟擲了讓群臣震驚的賞賜——將瑞安王府連帶其爵位俸祿,整個賞給忠信王!
此話一出,言官已經不知道該從哪兒開始諫言才好了……
雖說瑞安王慕容杜漸作惡多端,死不足惜,但最後好歹在平定亂黨這事兒上,是立了大功的,不說能和忠信王相比吧,至少也與梁清風旗鼓相當啊!
即便沒有留下子嗣繼承爵位,但也不能將整個王府都充公吧!這皇上會不會有些矯枉過正了?難道太後那邊也同意了?
疑雲籠罩的朝堂之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那些曾被瑞安王欺負過的,別提有多痛快了!恨不得大喊“萬歲!”
而那些思其結局的,則是有種兔死狗烹的悲哀之感。畢竟,誰都難保日後絲毫不錯,秋後算賬這種事能發生在瑞安王身上,自然也能發生在他們身上……
與眾人的複雜不同,忠信王慕容炎涼還是平日裡那副淡漠的樣子,好像皇上的封賞與他無關似的。
這副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模樣,倒是讓許多因立小功而沾沾自喜的官員們汗顏了。
皇上封賞完後,就直接退朝,留下了一眾還未反應過來的文武大臣……
慕容縱橫這麼做,不用想都知道,到時候批摺子的時候,百官會如何“苦口婆心”大大勸說一番了,但他可管不了那些。
知錯能改,沒什麼好丟臉的,即便會被“嘲笑”一陣子也無傷大雅。
畢竟,他可是連下“罪己書”這個法子,都認真考慮過了……
自從知道瑞安王府裡的真相後,他震驚的程度,不亞於得知李為堅有造反之心!
先皇的算計,母後的護短,還有他這個做皇帝的預設,都是造成瑞安王府悲劇的主因。不但如此,連忠信王府和花將軍也都受了連累,甚至……
古人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諸侯危社稷,則變置。
在知道真相後,即便是他再不願看到母後難過,也不得不告訴她真相了。
畢竟,這個國家不是他們慕容家的,而是天下百姓的。他雖貴為天子,也只是代天牧民而已。若再像從前那樣不問是非一味護短,沒有盡到在位之責,被天棄絕也是遲早的事。古往今來,朝代興替,不外乎此因。
所幸,正如忠信王慕容炎涼所說,“慕容杜漸”說出真相後,並未讓他為難,甚至反而主動“請死”,求皇上徹底將瑞安王府從世上抹去!
在“慕容杜漸”死後,世上再無瑞安王!
有的只是一個被丟在深山老林裡,沒被狼群叼去當食物,反被好心獵戶撿去收養長大的孤兒,慕容天眷……
慕容縱橫雖然大為震驚,但也不是不能理解慕容天眷的決絕。
畢竟,被遺棄多年,再次見到至親之時,卻被逼著做了替身——還是一個極惡之人的替身!
整整七年時間,替胞弟承受一切怨恨憎惡甚至刺殺,而那些“報應”,原本不該由他來承受。
難怪從七年前開始,就再沒見慕容杜漸濫殺一人。雖然也時常“發瘋”,但仔細想來,和以前那些殘忍傷人的手段比起來,更多的是自己身受重傷!
原來,慕容杜漸“性情大變”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們並非同一個人……
慕容天眷雖說是進宮請罪的,但慕容縱橫卻無法定一個無辜之人的罪,而且,在前段時日的平亂之中,慕容天眷立了大功,總不能不賞反罰吧?
何況,真正該定罪的人,早在七年前就已經死了。
得知慕容天眷不用被懲罰,一直垂首跪在一旁的花存影明顯鬆了口氣。慕容縱橫觀察良久,頗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