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71章 竹籃打水(六千字畢)

景仁宮曾經是康熙爺的誕生地,也是皇太後過去的寢宮,嘉貴妃便是死了還是追封了皇貴妃……足見這景仁宮的風水可真是好。

更何況,景仁宮的門內還立著那塊跟永壽宮相同規制的龍形石頭影壁去呢!

這樣的宮,她不想給忻嬪。故此淑嘉皇貴妃都薨逝這麼久了,她卻還是沒跟皇上提這事兒。

只是這六公主的每晚啼哭,當真是快要折磨瘋了她。她自己還好說,她那剛下生的小兒子卻吃不了這樣的苦。都說小孩兒是在睡覺裡長個兒的,如今那孩子也陪著她每晚睡不安生,她便無法再忍了。

她揉了揉眉心,嘆口氣道,“去養心殿跟皇上通稟一聲兒,待會兒我去給皇上請安。”

養心殿,皇後陪皇帝一起用完了膳,將皇帝東巡時候交代送回宮裡交給她親手改一改的褂子拿出來。

“這褂子已經改好了。”

皇帝接過來看,又起身換上。那拉氏親自伺候著皇帝,兩人的身影映在玻璃窗上,倒是夫妻和美的剪影。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這是朕的行服褂,因朕出外騎馬,最愛穿錯襟的‘布介’。可是這褂子常見,錯襟兒卻不容易做,總得是關外老滿洲的格格才會掐。”

“故此朕雖然出巡在外,也得將這褂子著人送回來,給家裡的你親手來改,朕才放心。”

所謂錯襟,便是褂子的襟口並非從上到下直線平齊的,而是在襟口中間出現一塊凹形缺口。

從前按著老滿洲在關外的習俗,這樣的襟口是方便伸手進衣襟內拿東西。後來大清入關,這樣的襟口便也成為一種裝飾了。因為那襟口的內凹,一般的女紅婦差都不會做,總得要那拉氏這樣的老滿洲格格從小跟祖母輩的一起做過針線的,才有機會學得會。

一想皇上那樣千裡迢迢的也叫人送衣裳回來,由她這個“家裡的”給親手修改,那拉氏的心頭便是一陣甜蜜。

唯有這樣,才是普普通通的兩口子的模樣。不是什麼皇帝與皇後,只是夫君與妻子。

那拉氏便垂首微笑,“難得皇上還記著老滿洲的習俗,妾身便是做什麼都是應該的。雖說擔著皇後的名號,可是妾身說到底,首先是個女子,是皇上的妻子啊。”

皇帝微笑,褪下褂子,伸手握了握皇後的手。

這會子難得氣氛融洽,那拉氏便提到給忻嬪挪宮的事兒。

她本以為應該不會有什麼難度。終究淑嘉皇貴妃已經薨逝,景仁宮不能平白空著不給人住。況且此時忻嬪也有孩子,還擠巴在配殿裡也不是回事。

那拉氏以為,這件事最大的阻力,其實在她自己。只要她都肯妥協了,那皇上還有什麼不能妥協的呢。

“景仁宮雖是淑嘉的舊日寢宮,可是皇上在她薨逝之後,已經將她的圖影、生前舊物都移到長春宮,與孝賢皇後、慧賢、哲憫一併供奉、紀念著。那這景仁宮,倒不用非要繼續空下來了。”

皇帝雖說平靜地點點頭,卻道,“東西六宮,終究有數兒。如今嬪位為宮主的有婉嬪的永和宮、怡嬪的鹹福宮、穎嬪的延禧宮……倒已經有三個宮了。”

“依著朕的意思,倒不宜再給嬪位單獨挪宮去。否則將來再有嬪位以上的晉位,豈不是要雙妃、或者貴妃和妃位擠在一個宮裡了?”

那拉氏便是一怔。

“皇上又要大封六宮不成?”

那拉氏心下登時一番翻湧。皇上大封六宮也不是沒有過,除了登基那年的初封之外,就是慧賢皇貴妃薨逝之後封過一回,接著又在孝賢皇後崩逝僅一個月的時候又大封過一次。

那這次又是什麼理由?總不能是因為淑嘉的薨逝吧?

可是淑嘉薨逝已經是幾個月前的事,這會子便論不上這個理由去了才是。

那拉氏不由得吸一口涼氣——難道說,會是因為令妃終於得了孩子?

皇帝卻笑了,拍了拍那拉氏的手。

“便是不大封六宮,皇後怎麼忘了,今年又是八旗女子挑選之年呢?!”

“既是挑選,便總有新人進宮。有新人進宮,便難免某些位分上要重做調整。朕也不知道今年能有幾個入眼的,便總要提前空下一個宮來,以免到時候不好安排,反倒叫皇後你為難了去。皇後說呢?”

那拉氏悄然松一口氣,卻又緊跟著又提了一口氣。

是啊,又是八旗女子挑選之年了。從乾隆十九年起,又逢西北用兵,八旗、外藩蒙古、準噶爾舊部、烏梁海……甚或西北的回部,都出了不少的功臣。

那皇上自然少不了要選幾個功臣的女兒、妹子入宮。

若是功臣之女入宮,起封便不會低,怕至少就是貴人,甚或還會出現如忻嬪一樣的入宮即為嬪位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