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換了旁人,這顆心都蔫兒了;身子怕更是會一病不起……可是她竟然順順當當熬過來了,如今又更在你五十大壽的年頭,再成為後宮裡唯一懷著皇嗣的。這福氣啊,是老天給的,是祖宗們庇佑;可是內裡,又何嘗沒有宮裡人伺候得宜的功勞?”
“故此啊,這個瑞貴人,自是當封。”
皇帝大喜,竟在皇太後面前跪倒謝恩。
皇太後不由得輕啐一聲兒,無奈笑道,“快起來吧!堂堂天子,當著你這麼多嬪妃,動不動就在我面前跪倒,這又算什麼了?”
皇帝反倒故意多賴了一會兒不肯起來,“兒子就喜歡如此,她們誰愛笑就笑去。”
一時母子皆歡,倒沒人再去看那拉氏臉上那份神情了。
皇帝站起身來,又走到和貴人面前兒。和貴人還抱著九公主呢,與她一起看那橋下的小紅魚。
皇帝含笑用了回部的話,“和貴人,隨朕來。”
皇帝帶著和貴人,和貴人懷裡抱著九公主,兩大一小當先跨過了西洋平橋,走上“方外觀”的臺階去。一眾後宮便也都跟上來。
待得走近“方外觀”門口,這才又看出新的端倪來——原來那牆壁外貼面的白石頭上,都刻著迴文。
和貴人看得驚住,忍不住驚得望住皇帝,“……是《古蘭經》?!”
皇帝含笑點頭,“沒錯。”
和貴人身子便輕顫起來,雖然她極力剋制,窩在她懷裡的九公主還是感受到了。九公主便猛地抱緊了和貴人,伸手在她面上去,“……和娘娘,你別哭啊。怎麼了?你告訴啾啾。”
九公主一著急,甚至與皇帝瞪眼,“皇阿瑪,你別罵和娘娘!和娘娘都哭了~~”
還不滿兩周歲的小孩子,又聽不懂皇帝與和貴人所用的迴文,便直覺以為是皇阿瑪罵哭了和貴人。皇帝無奈地笑,伸手從和貴人懷裡將九公主給接過來,“你個小丫蛋兒,你哪隻耳朵聽見阿瑪罵你和娘娘啦?”
和貴人也忙跟九公主解釋,“沒有沒有。皇上,是對我很好很好。我哭了,是高興的。”
九公主這才放心地轉身抱住皇帝的脖頸,軟軟地道歉,“……皇阿瑪是最好最好的人。”
皇帝“噗”地笑開,拍了九公主那小圓腚一記,“你個小丫蛋兒!~”
皇帝抱著九公主,帶著和貴人又往裡走。
隨著腳步,整個“方外觀”的內景在和貴人面前徐徐展開……她瞬間有些迷糊了,這走進的哪裡是大清宮廷禦園裡的宮殿?這分明,是在她家鄉的禮拜堂。
哦,又不是,家鄉的禮拜堂也比不上這裡的堂皇富麗。
——整個“方外觀”的內裡,已經全然按照天方國最高規制禮拜堂的模樣改造過了!
那些純淨如天、如清泉的藍色小瓷磚,從地面一直鋪展向穹頂高天。和貴人不由得含淚跪倒在地氈之上,伏地落淚。
和貴人耳畔,只聽得腳步聲簌簌,竟然有人用她們的語言與她柔聲說話!
和貴人驚喜抬眸,卻見,眼前竟然是四位女阿訇!
阿訇者,彼時又稱“阿琿”,乃和貴人信仰教派中學者、老師之意。平時躬身、修習,都需跟從阿訇們的引導。
和貴人便是怎麼都沒想到,皇上不但給了她一座禮拜堂,更給了她四位引導之師……從此她便是在此禮拜,便再也不是自己孤單一人,再不用擔心無師長引導。
和貴人落淚,伏地謝恩。
原來令貴妃說的當真都成了真——她在這大清的後宮中,再也不是陌生疏離、孤苦一人了。
謝謝親們的月票、打賞,大家破費啦,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