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62章 犯桃花(畢)

有皇上陪在身邊兒,婉兮心下是從未有過的妥帖,這會子便覺天塌下來都不怕了。

立在小舟上,眼底都映著波光粼粼,她便歪頭望向皇帝,“皇後娘娘怎麼沒來?‘閼氏未備九嬪列’,可是這會子好歹也是皇子種痘,中宮是皇子嫡母,理應來給痘神娘娘們來拈香行禮的。皇後娘娘總不至於是因為小十五是我的孩子,這便小器了吧?”

皇帝輕哼一聲兒,“你這次倒別跟她計較,她並非就不想來了,她巴不得親自來看一眼呢。她今兒沒來啊,是她臉上長癬了。桃花癬雖不嚴重,可也是瘢症,我倒不願意叫她來,免得又帶了病氣來。”

婉兮便鬆了口氣,放心一笑,“不來倒好。若來……奴才反倒這回非要寸步不離跟著她才好。”

皇帝輕輕拍了拍婉兮的手,“桂元的差事辦得好,關防嚴,沒有爺的旨意,外頭不管是誰,都上不去島上。便是皇後,也不是她說想上就能上。況且正好得了這個瘢,我倒覺著得的好,便正好兒更不叫她近前兒了!”

婉兮都不由得揚眸,“可是從前彷彿倒沒見皇後娘娘有這個瘢症啊?若得桃花癬,不是每年春來都該犯的?”

皇帝卻聳肩,“管她是因為什麼得的!總歸這會子,這瘢症能叫她安安分分待著,別來島上摻和,爺就滿意!爺這會子顧著小十五還來不及,哪兒還有心思去查她是怎麼犯了桃花去!”

許是皇帝回來的喜信兒給催的,小十五身上的喜痘順利地出滿了去。

三月初四日,蔡世俊等四位太醫聯名上奏:十五阿哥的喜痘顆粒分明,紅活光潤。上順大喜,理宜供聖。”

皇帝欣然準奏。

便在這一天當日,桂元便帶人在“竹深荷靜”的明間,設祭供聖。

諸聖供位依次為:正面是天仙娘娘,左邊是斑疹娘娘,右邊是眼光娘娘。

東廂供奉:痘兒哥哥、藥王、城隍。

西廂供奉:痘兒姐姐、藥聖、土地。

供聖安排完畢,桂元啟知皇後、婉兮、語琴。

魏珠甚至奉了皇帝的命,興沖沖跑到了暢春園去,將這一喜訊報給皇太後知。

魏珠特地稟明瞭皇太後,說“十五阿哥半點都不怕痘神娘娘,甚至十分喜歡痘神娘娘。十五阿哥說,痘神娘娘便與皇瑪母一樣兒的慈祥,故此十五阿哥只念著皇祖母,便半點兒都不害怕了呢。想必痘神娘娘也承了皇太後的福氣,這便也如皇太後一般慈愛,才叫十五阿哥的種痘這般大吉大利去。”

皇太後聽得又是笑,又是嘆氣,最後更是掉了眼淚下來,一個勁兒說,“叫那孩子一定要好起來,就說皇瑪母啊,還等著抱著他親去呢。”

從這一天開始,桂元每日都要安排人到供聖案前,列班拈香,頂禮祈福。

太醫蔡世俊也更提出,在藥方裡加“松肌透喜湯”,加意為小十五調理。

有桂元、蔡世俊等如此得力,皇帝便也放心於三月初七日再度起鑾,去恭謁泰陵。

就在皇帝臨行前,下旨定了今年會試的正副考官。玉蕤的阿瑪德保,被任為副考官。

這便是從德保出使安南而獲罪連降三級之後,皇帝終於又正式地在前朝又給了德保重要的差事去。這般懸在玉蕤和索綽羅家頭頂的一片陰雲,這便散了。

只是這一回皇帝恭謁泰陵去,卻將皇太後和那拉氏都給留在了京裡。

三月十一日,蔡世俊等再度聯名上奏:“種得十五阿哥喜痘,八朝陸續出齊,頭面周身,共有二十餘粒。這些喜痘全都按著日子,出了漿,轉化成了膿皰。”

喜痘已經出齊,轉化成膿皰,待得膿皰結痂,脫落之後,便是種痘成功的標誌。故此小十五此時的反應,已經是預示成功了。

故此蔡世俊等人在奏摺中都道,“仰託皇上洪福,上順大吉,於三月十五日便是到了十二天之期,理宜送聖,謹此奏聞。”

奏摺當天便隨著宮報,發往皇帝駐蹕的半壁店行宮去。皇帝便是在途中,也親自接聞小十五的動靜。

皇太後既然留在京裡,自也關注著小十五的訊息。便也在當日,桂元專門叫太監劉進玉便捧了太醫們的這份摺子,跑到暢春園去報喜。皇太後也是歡喜得站了起來,連連道,“不愧是我的孫兒,將那痘神娘娘都看做了我去!果然如此上順大吉,這自是皇帝和那孩子的福氣,也更是我們祖孫連心了啊……”

那拉氏身為皇後,自也得了奏報。

自二月二十三得了桃花癬,至這一日都過去半個多月了,她的臉上也盡都好了。

她望著鏡中終於又恢複了原貌的自己,卻歡喜不起來。

就因為臉上這莫名其妙的癬,她不但一路上都沒能跟皇上親近,連回京之後都沒法子到那天然圖畫島上去!如今這癬是好了,可是那十五阿哥的種痘卻也已經平安了!

今兒得了這信兒,便自是要她這個正宮皇後去陪著令貴妃,替那孩子行送聖的大禮去!

因為這癬,她不但想得著的都落了空,反倒還得留在京裡,陪著人家,替人家的兒子歡天喜地去!

她這個皇後……呵呵,當得可真憋屈。

這一回啊,皇上去謁泰陵,便是不叫她去,說是叫她養病,倒也罷了;可是竟然連皇太後都給留在京裡了——泰陵裡安葬的,可是先帝雍正爺啊。為了叫那十五阿哥安心種痘,皇上連皇太後與先帝的“重逢”都給生生免了去!

便如當年,南巡時候兒因為那令貴妃動了胎氣,皇上便叫皇太後和她這個皇後一起陪著令貴妃在途中停下來養著;而今日,又為了令貴妃的兒子,再度叫皇太後和她,將拜祭先帝的頭等大事都給撂下,都留在京裡陪著給那孩子送聖、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