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01章 待嫁

“福晉說得對,我自想到了迴避之事。可是我自己的學識我自己清楚,我的卷子答的我自己心下更是有數……我不至於名落孫山才是。”

馮氏也是蹙眉,“那依爺看,這是什麼緣故?”

和珅嘆口氣,“怕就是這迴避的緣故。不是祖父要回避,而是其他早有官員發現了我與祖父的關系,或許有人不想叫祖父得益,這便直接將我在殿試之前就先排除在外了。”

“會是誰呢?”馮氏也跟著有些擔心。

和珅垂首細想,“我是鹹安宮的官學生,報名參考自走的順天府。而此時因忠勇公赴雲南經略軍務,京中多有物資發往雲南。皇上為免有人從中耽擱,這便命忠勇公之子、四額駙福隆安暫管順天府事務。”

“爺是懷疑四額駙,故意為難?”馮氏嚇了一跳,“可是我祖父當年卻也算是忠勇公提拔起來的人。”

當年語琴母家入旗,是傅恆親自去辦的。九爺親自選了英廉所領的佐領下,囑咐英廉照應陸家。

和珅想想倒也點頭,“我只是一猜,並不能作準。”

此時的和珅還不知道,若敢年後,他與傅恆一家也結下了恩怨。

這些恩怨直至生死。

這一年和珅在科舉上雖出師不利,可是他卻幸運地生在一個世代簪纓之家。

他的家族因祖上立軍功,曾經為家族爭得了一個“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職正三品)。

和珅在這一年因年滿虛齡二十歲,二十歲可為承襲世職的年歲。故此和珅透過考試,得以承繼了這個世職。這個世職在他家族,到他這兒,已經是世襲了五代。

雖說科舉不中,可是和珅還是終於憑借家族的祖蔭,正式謀得了一個出身。

二十歲的和珅,正式登上了大清的歷史舞臺。

他以年輕之姿,走上歷史舞臺之時,正是九爺傅恆遠離京師,都師雲南之時。

歷史,彷彿都給和珅留下了一條夾縫。

而這一年,也是因傅恆遠赴雲南,九爺的嫡長子福隆安被皇帝派給諸多差事之外;作為九爺的嫡次子,福康安也一點一點得到了皇帝的重視去。

繼兩年前授三等侍衛,乾清門行走之後,這一年福康安又被擢二等侍衛,在禦前行走。

俗稱也就是“二等禦前侍衛”了。

福康安領先一步,已經先到了皇帝身邊去,等著兩大寵臣會面的那一天。

只是這會子福康安還不知道其後將走來一個和珅。他此時在禦前,先要經歷一番撕扯的心痛去。

這心瞳,一邊是牽掛五旬的阿瑪在西南的情形;另外一邊,則是總要眼睜睜看著宮裡在為小七置辦妝奩。

若他不是侍衛,或者不是禦前的侍衛,他倒是能遠離內廷,想聽見有關公主的事情也不能;可惜他偏在禦前。

又或者說如果他的家族能遠離內務府,不知道內務府為小七都制備了什麼,也能好些——偏他父親傅恆就是總管內務府大臣,而阿瑪離京後,這個職務又由兄長來署理。

他就這樣一日一日小心翼翼地行走禦前,卻又躲不開、藏不住地,一日一日被小七即將出嫁之事劈頭蓋臉地砸過來。

因滿人家重視女兒,故此滿人有“厚嫁”的傳統。也就是說女兒出嫁,陪送的東西特別的多。

公主厘降就更是如此。而該陪送什麼,準備的妝奩也因公主的名號不同,而有差異。

婉兮和內務府為小七置辦妝奩,自然也是該按著和碩公主的品級來準備。

和碩公主下嫁妝奩定例:陪給嵌東珠九顆朝帽頂一個,嵌松石、珊瑚垂珠軟帽後金花一枝,嵌東珠兩顆金佛一件,嵌東珠一顆、松石一塊涼帽後金花一枝,嵌東珠七顆金項圈一圍,嵌東珠九顆金箍一件,每須嵌小珠一粒金花二塊……

此外還有包頭、布料、皮襖、牙刷、胭脂、抿子、木梳、箅子、包袱皮、箱子、氈子、浴盆、衣架、桌子、鏡套鏡架等等、等等物品。

另還有陪嫁的活人,嬤嬤、嬤嬤媽、二等女子三名,三等女子四名、陪嫁戶口男女人等……

幾乎是一個女子到了婆家,生活裡所用的一切都有陪送。足以叫公主到了額駙家,衣食無缺。

光準備足這些,婉兮就夠從早忙到晚。更何況小七是她長女,凡事更要用心,這便一直要忙到很晚去了。

可是就這樣,皇上還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