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7章 特色產業

張清揚會心一笑,說:“您真是明察秋毫啊!好吧,我現在就說說我的個人意見。”

姜振國一邊喝粥,一邊點頭。

張清揚介紹道:“國企難題,不是我們雙林省獨有,可以說是全國普遍的大問題。去年年末,省政府制訂了國企改革的計劃,當時的目的就是再苦再難,也要闖過改制這個難關!現在來看,我省國企改革攻堅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省直國有企業改制在佈局和結構調、產權制度改革、招商引資、資產經營和資本運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浴火重生的雙林省國企,生機再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雖然張清揚不喜歡套話大話,但是入鄉隨俗,漸漸也沾染了一些“惡習”。姜振國早就習慣了這樣的開場白,並沒有任何的異議。開場白講完,張清揚開始講起了正事:

“我們的改革模式主要有三種,我最主要的意見就是對有潛力的企業大力改革扶持,那些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潮流,沒有投資意義的老牌國企就不如坐地破產變賣,利用其土地、機器、技術,同外資合作成立新的企業,生產新的產品!”

“這也是你和老馬的主要矛盾吧?”姜振國微笑著打斷張清揚的話。

“是的,這是我和馬書記最主要的矛盾,馬書記認為這些沒有生機的企業,曾經對雙林省乃至全國的發國做出過貢獻,曾經風光一時,是東北重工業基地中的名牌企業。雖然風光不在,但只要合理的運營,還不至於破產倒閉。他的想法是能救的就要救一救,這樣的老牌企業,是我省的形象,也是老工業基地的形象,如果省政府不扶持這樣類似的大企業,那麼國企改革也就失去了意義!”

姜振國沉思道:“這種企業應該不在少數吧?”

“是啊,這也是令我最為難的地方!全省上下總共有兩百多家這種沒有意義留世的企業,但是又都曾經風光過,大有名氣,而且職工人數眾多,欠債巨多。如果投入巨資,當然可以維持現狀,可是卻不能贏利。說白了吧,收支無法與投入成正比,所以我覺得利用大筆的資金還不如開發新產品,打造新品牌!”

姜振國點頭道:“國有情節,又豈是老馬一人獨有啊,我去年調研遼東時就說過,國企改革改的不是企業,而是思想!誰的思想?企業的發展思想、高管的管理思想,以及幹部的領導思想!這個思想改變也是國企改革中最難的問題,只要改革了思想,企業的改革也就不再話下了!”

“確實,您說得很對,所以事情需要慢慢來做,現在成功改制的企業都是底子比較不錯的,那些底子差的,沒有留世必要的,我在制訂規劃中留在了最後,這個……也是無奈之舉吧!”

“呵呵,你很滑頭!這是必免同老馬吵架吧?”姜振國很同情張清揚的遭遇,他也是一位年輕幹部,曾經也幹過省長,也被人稱為激進派。

張清揚攤開雙手說:“可是問題的根源無法解決,我想……吵架再所難免。當然,這不是兩位主官的意氣之爭,而是思路、發展眼光的爭論,大家都是為了發展。這點上我不得不說,馬書記是一位好書記!”

姜振國對張清揚更加的欽佩了,按理而言,姜振國明顯已經表示出了對張清揚的同情,一般幹部肯定利用此機會大訴苦處,暗中批評馬中華以尋求上級的幫助。可張清揚到好,實事求事,沒有半點私心。

“你接著說說你們的三種模式。”姜振國現在還無法表態,他此行的目的是代表中央摸底,摸雙林經濟的底,也是摸馬中華與張清揚的底,可惜馬中華不在,但是他不會馬上就表現出支援誰。因為張清揚所說的這種爭論,在決策層也同樣存在,他如果現在表態那很危險。

張清揚也清楚姜振國不會表態,所以接著介紹道:“第一種模式,吸引民營企業對對口國企進行增資重組,實現省內資源和產業的整合,就像四維集團對第一農機的重組。”

“嗯,這個我知道。”

喜歡手腕:步步為贏請大家收藏:()手腕:步步為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