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的對話完全被秘書錢承亮的錄音筆錄下來,等調研結束後,他要和江小米整理出文章交給記者,這就是“通稿”。
“走吧,我們在這裡說沒用,還是要實地瞭解情況!”張清揚說完就向前走去。
幹部們都跟在身後,引來了一些遊客的圍觀。由於時間還早,遊客並不是很多。當張清揚在眾人的保護下融入人群時,朱迪和亞森黑力對視了一眼。
亞森黑力會意,馬上擠到前面對遊客喊道:“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西北哈木,今天省委張書記來看望大家了!”
遊客們一陣驚訝,省委張書記?那不就是一把手嗎?他怎麼會到這種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地方?還有一些人對張清揚早有耳聞,更甚至可以說成是他的粉絲。
另外,張清揚之前對西北旅遊業的整頓大家都有所耳聞,其中有一大部分人正是因為西北的旅遊業得到了整頓才選擇過來的。
張清揚嗔怪地看了眼亞森黑力,無奈地說道:“都說了不要驚動大家,這樣不太好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亞森黑力知道領導不是真心批評自己,笑道:“張書記,我這也是想讓大家知道您對他們的關心!”
“你啊!”張清揚搖搖頭,停下腳步面向遊客們招手,微笑道:“大家好,歡迎你們到西北旅遊,希望大家都能夠玩得開心,都能夠感受到真實、自然、和諧、美好的西北!大家如果有什麼想法都可以向旅遊局提出來,如果碰到難題也可以講出來!另外,我必須說一說旅行社和導遊的問題,如果大家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和消費,可以當面找我!”
“嘩嘩……”
張清揚的話引來了熱烈的掌聲,一些好事的人甚至大聲喊道:“說得好,張書記好樣的!”
“呵呵,我好樣的嗎?其實不少人都說我長得挺醜,樣子一點也不好……”張清揚笑著說道。
“哈哈……”眾人大笑,對張清揚的親切表示歡喜。
張清揚這話本沒什麼,但是在華夏民族的傳統思維裡,這麼高地位的幹部能講出這種話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幹部永遠都是高高在上的,永遠凌駕於普通百姓的頭上。
“你好……”張清揚走到一位學者模樣的中年男子面前:“請問這位先生,您對西北的旅遊環境有什麼看法?”
男子點頭道:“我覺得非常好,並不像之前傳言的那樣。我是一位海外歸來的華僑,十年前就想到西北旅遊了,但是一些客觀的原因,讓我一直不敢過來。不久前聽說西北旅遊業得到了整頓,這次……我真是親眼所見啊!張書記,您替我們做了一件好事,讓遊客放心了!”
張清揚暗想此人真會說話,看樣子就是位高階學者,便笑道:“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多不足,您剛才說得很對,之前西北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害得一些遊客不敢過來,今後省委、省正府還要在這方面努力,爭取讓你們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美好。”
“謝謝您……”華僑激動地說道。
張清揚拉著華僑的手,又抬頭看向人群,說道:“大家來到此地,證明了你們對西北的喜歡,我知道西北還很落後,還有很多的不足,希望大家多多包涵。但是我相信有了各位的支援,西北的明天會越來越好!每一位來到西北的遊客,都是我們建設的投資者,沒有你們的支援,就沒有西北的未來!”
“好,說得太好了!”遊客們一聽張書記這話,更加興奮了。
電視臺的錄影師把這感人的一幕拍了下來。若干年後,這段影片在網上重新放出來後,仍然感動了很多人。
張清揚向大家揮揮手,說道:“我今天一是看望大家,另外也是考察西北的手工藝品,趁著今天好機會,我想聽聽大家對西北傳統工藝的看法?”
張清揚說完看向面前的華僑學者,問道:“先生,我想聽聽您的看法。”
華僑想了想,從包中掏出一個精緻的小東西,從外表看像笛子,一頭鑲嵌著白色的玉石,雖然不是最好的玉,但也閃閃發燈。
他把玩著手上的東西說:這是西北古老民族的樂器,據說會用的已經沒有多少人了,幸好這裡還有一家人懂得製造,剛才我和那位老爺子聊天,他說由於生意不好做,他的孫子都不想繼承這門手藝了。或許這個小樂器到他兒子時就失傳了。
當時我就想,正府應該在這方面做出保護,西北有很多這樣的傳統藝術品,爭取讓這些寶貴的遺產永遠傳下去……
“說得太好了!”張清揚點點頭:“您是研究什麼的?”
“呵呵,張書記好眼光,我是搞社會文化傳承研究的,也因為這個專業才喜歡上西北……”
張清揚說:“先生貴姓?”
“不敢當,免貴姓李,我叫李世臣。”
“李先生,既然您對傳統文化如此感興趣,為何不留下來呢?”
李世臣搖搖頭,苦笑道:“我想留下來,但是……當年碰到一些很複雜的原因,結果……哎,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傳統文化還剩下多少呢?”
喜歡手腕:步步為贏請大家收藏:()手腕:步步為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