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溟書院除了從原先的羅和城帶回二十來個孩子,在京城裡也招了二三十個,而且還在逐漸增多。
因為這裡不用交銀子,管吃管住還能學到文武知識,很多人家就算有父有母,也想把孩子往裡面送。
尤其是他們知道這學院的背後,有莊思顏這個皇后撐著腰,更是趨之若鶩。
好像只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這裡,幾年以後就能搖身一變,平步青雲,升官發財,光宗耀祖。
按莊思顏的計劃,也是要把學院規範化,老百姓能摒棄老舊的思想,把孩子送出來讀書,接受統一的教育,這對整個大盛朝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可惜他們現在條件還沒成熟,學院的地方,老師也有限,這裡的有錢人家也多請夫子在家裡教,所以這事就緩下來了。
可一個免費的條件,又把人們的貪小的心理給勾了起來。
這中間就牽涉到一個,他們是否真的是孤兒的核對,全仍然有漏網之魚。
青石要說的事,就跟這魚有關。
年節前的事,書院裡來了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當時說的是自己父母雙亡,無家可歸,從小就一直流浪,最近才入的京,知道這麼一個地方就來了。
大冷天的,他穿著單薄,一件棉襖到處都是破洞,露在鞋子外面的腳趾頭,在雪裡冰成紅蘿蔔。
青溟書院負責稽核的人一看,還真是挺可憐的,也就先把他收了下來。
少年剛來的時候,倒還規矩,跟著其他的孩子一起讀書,習字,練武,平時沒事,也會幫著裡面的老師做些小夥,倒是招人喜歡。
但這批人裡,本來就有許多比他還精明的人。
紀小天就不用說了,那是能跟莊思顏他們等級的人才,年齡雖小,心機卻驚人。
還有一位,是自阿四死後,就鮮少說話,恨不得把自己隱形的孫喜。
這小孩兒,莊思顏也跟他相處很久,那時候為了抓住跟駱家勾結的他父親,小夥子也是鬥智鬥勇,明裡一套,暗裡一套,把他們涮了數次。
後來還是跟阿四建立起了兄弟情,才慢慢把那份少年氣收起來,變的乖順起來。
很不幸的是,阿四當年為了救葉元裴,死在了狼人谷。
他原先一直跟著阿四,那次事後,他便留在了羅和城。
莊思顏平時一大堆的事情要忙,最開始還有去關注他,後來他不惹什麼事,她也走南闖北,這事慢慢就消停了。
青石說:“紀小天來了之後,不知怎麼的就跟孫喜玩了起來了,兩人關係還挺好,一起看書,一習武,年節放假時,別的孩子都跑出去玩,他們連書院的門都沒出。”
莊思顏:“這不是好事嗎?”
“是好事,可就因為他們沒出門,才跟宋啟明撞上的。”
宋啟明就是他先前說的,那位從小流浪,無家可歸的十二歲少年。
原來宋啟明根本不是孤兒。
他不但有家有父母,而且父母還在京城過的很不錯,父親領著工部的一個小職,薪俸雖不多,可那人上竄下跳,一年裡光是私活外快也撈了不少。
有了一些錢,就不滿足現在的職位,想往上爬。
可朝廷現在已經跟過去不同了,不是誰塞點錢就能爬上去的。
所以他試了幾次,沒能成功後,就把主意打到自己的兒子身上,跟宋夫人一商量,兩人都覺得這一條路是最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