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過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就算正式進入春節了,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段時間都屬於過年。
但朝廷不會那麼早封筆。
他們一般要忙到臘月二十八左右,滿朝文武吃過年飯,再行封筆儀式,才算正式休息。
小年之前,宮外的事都要辦妥了,像偵探社這樣的地方,沒什麼業務時,拿到月例和賞銀的,該回去過年就提早回去了。
紀小天和老管家都已經是沒有家人了,便守在偵探社裡,也有一些不回去的,隨著他們一起在此處。
莊思顏本來以為胡芸也會在此,卻沒想到她竟然說要回老家。
胡芸的老家在京城以東千里處,來回還真要一些時候。
過去她在宮裡,自然是不能回到家鄉去的,後來雖出了宮,但總覺得好像沒有給家族爭光,沒得到皇上的歡心,也沒給家裡帶來實質性的好處,便也沒回。
可不久前,她收到了家裡的來信,已經得知她如今景況,反而擔心她在京城一個人受苦,讓她回去了趟。
她收到信時,莊思顏正在西北,胡芸自然不能摞下這一攤子事,就回自己家去。
好不容易等到她回來,又是溫青和米月清的事,這一忙下來,也就到了過年。
一來,她自己不想再拖;二來,家裡也又傳信來了。倒把偵探社的事務清了一下,交給老管家,自己向莊思顏告了假。
說是告假,但莊思顏聽她那語氣,好似想回去就不再來了。
這個她倒是沒太多執著,她把她們從宮裡帶出來,是想讓她們有個好的歸宿,無論人在哪裡,能過的好,那就行了。
所以胡芸臨行前,她還特意又賞了一些金銀,給她僱了馬車,另外找了一個可靠的人護送著,一路出城去。
把這些都打理清楚,小年也如期而至。
小年是宮裡的大事,往年莊思顏總是往外面跑,也就罷了,基本宮裡的事,她也不怎麼管。
除了那些有朝臣們參與,不得不出席的宴會,她基本都是能省則省。
今年卻不同。
今年發生了很多事,北疆的鎮北王平定,西北高重的隱患也已經解除。
往小的說,葉元裴家有了千金,而她也與兒子感情更好。
再有,青溟書院辦的不錯,有不少學子從那裡出來,不是中舉,就是武試過了,可以入軍營,且來年擴大招生的計劃也已經定了。
總之,算得上是收穫滿滿的一年,於是也就想在宮裡大辦一場。
當然,這事提前都跟禮部和內務府那裡商量過了。
自然是沒有問題,皇后娘娘開口,別說是恰逢小年,就是平時,她想辦個宮宴,那也是很簡單的一件事。
可今年 又有些不同。
今年鳳印在莊思顏的手裡,帳冊卻握在貞妃的手裡。
內務府那邊的人就有些猶豫,這事只回了皇后娘娘定然是不成的,必須在貞妃那裡也有個交待。
一邊走帳,一邊蓋印,花銷與人事,各種調排,雜七雜八的事多如牛毛。
幾個小太監光是在這件事情上,往凌霜閣和貞妃宮裡都跑的口吐白沫,大冬日裡硬是跑出了一身的汗。
不過所幸,宮裡不多,統共算起來,除了凌天成,就只有莊思
顏,貞妃,還膽萬麗婉。
萬麗婉現在的身份是有些尷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