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認聰明,可面對凌天成的時候,還是明顯感覺到,君與臣的區別。
畢竟坐在高位上的那個,掌握的資訊,還有人脈都比他所知道的多,統籌起來自然也比他考慮的周到。
此時過去一天,無人再提,也無人再議。
當時看了信的朝臣們,回去雖也有人生出疑慮,可因為信是假的,他們猜測幾句,便也把此事放下了。
韓英更是將那天凌天成留他下來的事,直接轉成了為自己女兒求情的事。
反正這事早晚要鬧的人盡皆盡,他乾脆先下手為強,就說自己已經向皇上求情了,不允許這門親事。
將來若是凌天成真不答應,那還是他不仁義了,連一個老臣的這點要求都不幫。
算是一箭雙鵰。
凌天成雖然不提,但他在那天放那人走時,就讓墨雲悄悄跟了出去。
李福自然是連問都不敢問一句,雖然他心裡跟貓抓似的,迫切想知道事情的進展,也想知道凌天成是怎麼想的,但是卻一點端倪也看不出來。
表面平靜的一天過去,這天傍晚,墨雲從外面回來了。
他給凌天成帶來一個訊息,那人並非一個人來的,還帶了一隊人,這隊人就停在京城以外。
而且除這隊人,此人身邊也有暗衛,功夫竟然不輸於墨雲。
當然墨雲發現他的同時,他也同樣發現了他,但是墨雲沒有動手,他便也沒有動手。
凌天成點頭道:“這便是了,若不是這隊人,他也無法出得了天燕國,更不可能避開葉大將軍。”
墨雲沒說話。
他是侍衛,只負責做自己的事,沒有給皇上出主意,獻計策的職責,而凌天成也不會問他。
將外面的訊息回了以後,凌天成便讓他下去了。
然後叫了李福進來:“那人就住在城中驛館裡,你現在去,傳朕的旨,讓他明日午時進宮來。”
李福本來就忐忑的心,這會兒真像過山車似的,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偏偏又什麼也不敢問,便只得帶了旨意往宮外而去。
說起來李福為何會相信此人?
他們當年竟然是同一批進宮的,說起淵源,還是老鄉。
那會兒都沒這麼老,雖然宮時很亂,但是對於他們這些小蝦米來說,只要不把錯犯在明處,保命還是可以的。
再說了,剛入宮的時候,都是幹粗活的小太監,平時也不怎麼見主子的面,所以那些要人命的大錯,根本也犯不著。
後來際遇問題,也是個人的造化,那人去了公主府,而他卻去了老皇帝身邊。
一開始當然還是做些粗活,雖說是皇帝身邊的人,但是一天裡也不見皇帝幾面。
也是後來自己機靈,加上做事勤快,慢慢才熬得今天這個位置。
而那人卻在公主出嫁天燕國時,跟著他一起去了。
李福記得,當年他還私下裡見了那人一面,對於這個宮裡難得遇到了同鄉,很是不捨。
他還講了一句話,他說:“喬則,你只管跟公主去,要是在那邊混不下去了, 就還回咱大盛朝,到時候有哥哥一口吃的,便有你一口吃的。”
喬則也無比感動,送了他一個隨身帶的小金件。
那東西對後來的李福來說,實在也不算是什麼珍貴物品,左右不過是宮裡賞下來的,而他在皇上身邊這麼多年,比這個貴重的見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