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也沒白吃劉清清的點心,過後認真地給提了幾點建議,比如點心上再放點芝麻、果仁一類的會更有口感,吃起來也會香一些,劉清清虛心地接受了。
不過蠻有心眼的張氏還是問了點心的出處,兩個不大的孩子離開家去鎮上瘋跑,不但能帶回饅頭還能帶回點心就有點讓人意外了。歸家前劉清清就和劉小虎說好了,天潤的點心是蔣管事賞的,自己做的點心是幫別人忙做的。
張氏對兩小孩的說辭並沒有懷疑,以她看就是劉清清說了謊,劉小虎這個小不點也不會說謊的。
回到主屋的張氏看見洗得幹幹淨淨的劉二丫正躺在床上吐泡泡玩,不由得對劉清清的感覺又親厚了些,到底還是自己的親閨女能替自己著想,不但做了家務還能照看弟弟、妹妹。
“娘,我有一個事想和你說說。”劉清清一邊逗小妹一邊小心地看著張氏的臉色。
“說吧。看你今天忙上忙下的就是有事問我。”張氏擺出一副老孃早就看出你那點小心眼的架子。
“祁河貨棧的蔣管事見我挺勤快就給我起了個名字。”
這句話倒讓張氏很意外,“啥名字?”
“劉清。”
“他不知道你是個小娘子吧。”
“不知道。”
“哼,我就知道。我早發現你爹有套衣服不見了。”張氏看了劉清清一眼,“有個大名也好。一個小娘子家的在外奔走總是得顧著點臉面。”
劉清清嘿嘿地幹笑了兩聲,忽又想起張氏對蛋糕提出的建議,覺得張氏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就問:“娘,你咋知道點心上放點芝麻或幹果仁會更香甜。”
張氏聽到這話就有些得意,“想當初你娘我也是跟著你外公去過河府的,雖沒見過什麼大世面,可那裡到底離著都城中京近些。”
“如果不是七王之亂,你外公也不會拉家帶口地回鄉下,你也不會吃不飽飯了。”張氏想著想著還是想遠了,那些可以恣意快活的日子一去不回了,任哪一個曾經無憂無慮地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獨立去面對殘酷的生活都會有無比的失落。
劉清清暗想:外公不帶你回鄉下,就遇不到我爹,沒有我爹哪能有我?真是沒知識的古人。
“行了,快去睡吧。就這麼點的事也值得你在娘屋裡纏半天。”張氏變臉變得也太快了。
誰纏你了?還不是你自己想太多了。
劉清清恢複了本名自然高興,沖張氏笑笑就回自己屋裡洗漱去了。
劉清清倒掉臉盆裡的水就看見劉小虎小心翼翼的從隔壁跑進自己的屋裡,“姐,你跟娘說了嗎?”
“哎呀,我忘了,娘一瞪眼我就沒想起來。”劉清清光顧著恢複自己的本名了,根本把劉小虎要去求學的事給忘個一幹二淨了。
劉小虎對張氏那是從骨子裡的怕,劉清清這麼一說他倒是很快認命了,反倒安慰起劉清清來:“下次看娘高興的時候我們再說吧。”
“行。”劉清清有點不好意思,怎麼能把弟弟這麼重要的事都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