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有人喊:“快把九郎抓回去,他又跑出來了,定是又犯病了!”然後乎拉圍上一群人把這個胖子抓住了。
“我沒瘋!是你們瘋了!我來取我的貨。”那個被人稱作九郎的胖子使勁掙紮。
這群在“不度山”看熱鬧的人真被眼前的“熱鬧”驚到了,一片安靜過後“哄”地一聲大笑開來。
“連瘋子都來搶,看來他家的東西是真好啊!”
“不是他請來湊熱鬧的嗎?”
“不可能!不可能!那可是南河董家九郎。”
“董家的嗎?沒看出來。”
“你知道什麼!他生來讀書好,本想借著聖人開恩科當官的,哪想被人打了悶棍傷了頭就瘋了。”
“別看他瘋了,可是他算賬卻是好手。”
“當真?”
“比金子都真!”
………………………
祁三郎想的是回去後一定把這件事告訴劉清清,她一定會笑死。這些人給自家的産品作了廣告。
廣告這個詞也是劉清清教祁三郎的,就是利用公眾的輿論來宣傳自已的東西。
不一會兒,所有的貨都搬進院子裡了,能進去的都進去了,不能進去的再看也看不著什麼了,大家就地解散。
“不度山”的掌櫃對門前這一出很滿意,臉上笑盈盈的,那些個看熱鬧的應該更想知道裝修完的“不度山”什麼樣。以後就客似雲來了。
祁三郎留下來給陳氏的人培訓,主要領他們看樣版間,並實際使用坐便什麼的,感受一下它們的使用方法。
這些個人不愧是見地大世面的,坐便剛在中都興起就想盡辦法去看了看,當時沒用過,現在用了用果然幹淨。
本來祁三郎打算培訓完這些個在中都賣潔具的就回家,哪想那日裡太鬧了一下子打響了坐便的名頭,一些個有些錢鈔的小民也跟著湊熱鬧,聽說是買了這個坐便就跟董九郎一樣會算賬,也不知道在哪兒聽的。
反正不管這些個人是出於什麼目的,只要是想買坐便咱就賣。本來用來推銷坐便的陳家鋪子,這下子成了專門簽定單的大廳,連祁三郎都覺得他們賺錢簡直不要太兇狠。
一上午,陳氏潔具就定了七百三十八套坐便出去,還不算定手盆和浴盆的,就這還是小廝們勸客人回家再想想再來定才減下來的定單,不然得更多。
祁三郎沒敢回桃鎮,直接寫信告訴劉清清這裡的情況,劉清清回信讓他駐紮在中都不要急著回來,因為她的貨已經在路上了,不日抵達中都,請祁三郎接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