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虎見到這匹二土黃色小馬時高興地直蹦。
“姐,我真的可以騎麼?”還用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這匹馬,生怕把它摸壞了。
馬鞍什麼的都是祁三郎幫她配的,不是最好的,卻很適合這個時期的小馬。
劉小虎騎著小馬,劉清清牽著,姐弟倆一邊說笑一邊往家走。
剛進村就遇到了村口那些聊天的老太太,“這是誰家的孩子啊?長得可真俊!”
這些老人都認識劉小虎,總愛出於喜歡的目的逗逗他。
劉小虎紅了臉,“婆婆就愛說笑。”
“這是你阿耶那匹馬下的小馬嗎?”大家都看到這匹馬了,有好奇的就問了問。
“不是。阿耶那匹馬是公的,不能下小馬。”小孩子總是很認真地回答大人的問話。
“哈哈……”一群老太太笑得挺開心,“你看看他還知道公馬不能下小馬。”
她們都當劉小虎是不知事的小孩子。
“各位婆婆,我們得回去吃飯了。”劉清清牽著大白馬帶走了一臉通紅的劉小虎。
“她們總是取笑我。”劉小虎有些惱。
“那是喜歡你才逗你玩。你看南頭那家裡的孩子她們都不理的。”
劉小虎細想一下,覺得姐姐說得對。那家的孩子很淘嫌,不但打雞鬥狗,還用石頭打別人家裡的小孩,所以村裡的人都討厭他家的孩子。
“我家小虎多乖!不但有禮貌,嘴巴還甜會說話,哪裡有人會不喜歡你。”
做姐姐的總是會放大自己弟弟的優點,而劉清清更是十分疼愛劉小虎,因為他是她來到這裡的第一個夥伴。
拜村口那些老太太的口,劉順家裡又添了一匹馬的事很快就傳到了劉家老宅。
劉奉祖知道了是十分高興的,他這幾年過得很順心。吃喝有子女供給,一年還能得幾套新衣服。二兒媳也不是那種不知事的,什麼東西都會在用之前準備好,如今娶進門的三媳雖然不是什麼大方的人,可也是一個幹活不惜力的。
王婆子卻不是這麼想的,老二家裡手裡有了錢不孝敬給她竟然添了一匹馬,那得多少好糧食才能喂出一匹好馬來。
劉正一家卻是知道劉順的能耐的,只不過現在都分開過了,想要多佔些便宜怕是不太容易,但也不是沒辦法。
劉義卻是帶了陶氏到二哥家裡來吃飯,順便給自己的兩個侄兒講一講養馬的事。
張氏一向對劉義好,見他來了,立即叫雲娘加菜。
“不用忙了,又不是外人。”陶氏也是不見外的,見菜都做好了,也不好意思支使雲娘。
“她也是自已家裡的孩子,讓她做個菜不是什麼大事。”張氏平日裡待雲娘跟劉清清是一樣的,家裡只有酒娘小些,比較嬌慣。
“酒娘也大了。過幾天我就叫清娘她們帶她做做家務,哪有小娘子不會做家務的。總不能慣著她到老。”張氏說得倒好,只是一遇到事了就會吩付給劉清清和雲娘做,她們倆已經習慣張氏這種做事風格。
不過也是家境好了,酒娘又小,所以做姐姐的難免也寵著些。
吃過飯,劉義去牲口棚看了那匹小母馬。
“它還小,你們不能太過使喚它。累過頭了就該長不好了,厲害了會死的。”劉義自小喜歡這些個牲口,他對待這些動物很有耐心。
“買來也是接小虎的。我要是有事走得晚了,有它駝著也能走得快些。”
“小虎也要學騎射了,有匹馬也好學得快些。”
“那你應該再去買一匹。還是小母馬好一些。”這麼一說確實是這麼回事,只有一匹馬,劉小虎學習騎射用,劉清清就不能騎著回家了。
“也好。明天再去一趟,那個賣馬的人手裡還有幾匹馬,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