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來了。”韓氏又變了一副受了氣的模樣。
可人家劉義看都沒看她一眼,就去看劉大郎了。“可好些了?還有沒有哪裡不舒服?”
韓氏在一旁一個勁兒地使眼色想讓大兒子說身子不舒服,可劉大郎到底是年輕臉皮薄,又怕劉清清來了看他不起,只是說了實話:“擦破的地方還有些火辣辣地痛,別的就沒啥了。”
“頭呢?還疼不疼?”劉義伸手按了按劉大郎的頭。
“不痛。沒事。”小夥子是真的頭沒事了,出的血只是當時皮破了出的血並不是傷著了腦子。
陶氏沒跟著劉義過來,她是聽說了劉大郎從馬上摔下來的事,只可惜她覺得韓氏一定得熱,不想看老宅裡這些人的醜樣子,所以劉義來時她推說身子不舒服就沒過來。
就這麼點情況也被韓氏發現了,“他三嬸怎麼沒來?”這是她準備挑理前的節奏。
“她身子一直不好。這幾天有些暈,來了再給大家添亂,不如不來。”劉義一向是愛護自己的媳婦,不想跟韓氏這個攪糞勺攪在一起。
“這一個個的都不拿咱們當回事。”韓氏還是有氣了,並沒有過問陶氏怎麼樣了,“二嬸呢,把大郎害成這樣就當沒事人了。三嬸呢看都不來看一眼。我的大郎,你怎麼這麼命苦呢!”又開嚎。
劉義皺了皺眉頭,他是明白剛才二哥為什麼不高興地把馬牽走了。怕是大嫂說了什麼不好聽的話,只是沒想到她兒子闖的禍還能賴到二哥身上。
轉頭看自己的娘,王婆子一聲不吭地坐在炕邊上一句話也不替二兒子解釋,任她的大兒媳哭天喊地地指責二叔家不是好人。
再看劉奉祖已經臉色鐵青,在這當口,在大孫子的屋裡他沒發作,怕是一會兒不能給韓氏好看。
劉義低頭嘆氣。還不如自己的娘說點什麼呢,讓大嫂這樣鬧下去怕是一會兒就得讓阿耶發怒,不是娘捱打就是大嫂受罰。
果然,劉奉祖叫了劉義去正屋順便帶走了王婆子。
很自然地問了問劉義這一段日子都在做什麼,又問了問陶氏的身子怎麼樣了,沉默了一會兒他主動開口讓劉義家去,他想和老妻說會兒話。
劉義自是不敢再多說別的,看了看一直裝聾作啞的王婆子只得嘆了一口氣就走了。自家老孃平日裡哪個兒媳婦弄不平,就連二嫂那麼厲害的人不也被她治得不敢多說一句話麼,這次怎麼了,竟然一句話都不說。
大家可是冤枉了王婆子,她哪裡是不敢整治韓氏,她是一直在琢磨二兒子的態度。
分家時雖說好了一年給她和劉奉祖多少錢鈔的養老錢,可是有事找二兒子總是會再給她一些錢,這次就是要了馬也是第二天就給牽過來了。不管這馬到底是誰買的她也知道劉順買不起),總歸是她張嘴了這馬車就有了。本想著以後家裡有事出去能有個臉面,哪想被大兒子一家整這一出出來,怕是以後就不要想再得好了。
再聽聽韓氏說的那些話,以及劉順後來的態度,王婆子一回想起兒子當初從這個院子裡走出去的態度,那是一點留戀都沒有啊。自己還罵他有了媳婦忘了娘,只可惜那次是因為清娘才離開的。
劉奉祖才不管王婆子在這裡發什麼呆,他一聲吼一下子嚇醒了王婆子,“韓氏作成這樣你就不管一管?”
他站在王婆子面前,俯身看著王婆子,臉距王婆子的臉只有一個鼻子的距離,“當初你要人家的馬,我沒吱聲也想著兒子心裡是有我們的。他能買得起一匹馬?肯定是張郎中那裡的錢。現在老大家裡的哭天搶地、沒完沒了,你就不說一說?”
“我……”
“你?你是想跟著訛錢?”
這話說得有點誅心了,王婆子跟劉順要錢理所應當的,從來沒想過從二兒子身上以某種理由得到過什麼。因為她的理論就是:兒子是我生的,他的一切都是我的,我拿來用是應當的。
“韓氏那點小心思你以為我不知道?她孃家是個什麼樣子你不知道?這些年裡從咱們家拿走多少東西還用我說?張氏卻是搭了多少進來?”這個老對一點都不傻,他也是助紂為虐的一個幫手。
當然,人家的想法也是有根據的:你都嫁進我們家來了,你的就是我們家的,我們家的還是我們家的。
張氏因為不像韓氏那樣算計小便宜所以在老宅的日子過得特別不順心。
“老二是傻的?他就是不想讓咱們難過。你差不多就行了。做事太過不留後路沒得好!”一口氣說完這句話有點上不來氣的感覺。
王婆子看著他:“我也覺得老二這一走怕是要跟咱們分了心。”
“哼!你也知道?!我還以為你眼瞎,看不出來呢。”劉奉祖年輕時也是一個人物,只是現在年紀大了又養了這許多子女,每一個人日子過得不同,只有二兒子過得好些,他認為老二幫幫兄弟姊妹是應當的。可哪幾個呢?怕是也認為老二付出什麼都是應當的。
話說劉順牽了馬出了老宅,一直低頭走路也不看兩邊,心情低落地連棗紅馬也不敢大聲出氣怕吵了他。
“呦,這是誰家的公雞鬥敗了啊?”張氏見劉順耷拉腦袋進院就忍不住開口損他,心裡的火是再也忍不住了。
劉順沒理她,把馬送進馬廄,棗紅馬回了自己家特別高興,立即開吃根本不在乎劉順的心情。
張長哪能放過這麼一個好機會,跟了進來,靠在馬廄的木柱上抱著雙臂,“咱們得賠大嫂家裡多少錢啊?你把人家的馬牽回來了,怕是得把自家的一年的口糧都賠進去了吧!”
真叫她說著了!一片金葉子啊。
“嗯,一年的口糧!”劉順也光棍,就這麼承認了。
張氏白了他一眼,一點都不意外。這種結果算是好的,她最怕劉順回來再把劉大郎帶回來,那就更不好解決了。好在劉順一個人回來還把棗紅馬也牽回來了,看著自家姑娘喜歡的大馬又回來了,張氏心裡還是開心的,賠錢就賠錢吧,總比別人家賴上了好。
盡管心裡有氣,可張氏對劉順仍是一樣的好,熱了晚飯又端了湯,讓他先喝湯再吃飯免得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