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發財夢
祁二郎沒有祁大郎想得明白。他一輩子任性慣了,曲氏雖沒有多愛護他,卻也沒在吃穿上苛待過他。
在曲府裡他可以自由行動,就連正院這裡也是隨便進出。
其實他成人後也覺得曲氏並不是一個壞後娘,她只是比較冷淡,對他和大郎並不怎麼熱情,相比祁三郎而言還是好的。
祁大郎卻對他說,如果曲氏是他們的親娘一定會對他們很好,也像對待祁三郎那樣對他們。
我的天!你腦子進水了吧。
祁二郎不相信這是他大哥說出來的話,誰會想要一個沒事罰孩子跪和打手板的娘。
現下裡他想的是,祁三郎的買賣一定是曲氏給的錢,這一點上面來看親娘就是不一樣。
走著走著他就來一了賬房這裡,曲氏跟府上所有的人說了,哪裡都不用防著祁二郎。管賬房的人見了他也是畢恭畢敬,問了他有什麼需要的,又給他上了茶。
抓了一個在這裡幹活的小廝問了家裡的生意。
“娘子的田産、莊子都是她自己在管著,由她近身的娘子管。我們這裡的收入也是田莊裡來的,三郎賺的錢也送這裡來,娘子說不用分開。”
“為什麼?”
“說是等將來小娘子嫁了,把嫁妝都給出去,這裡面就是小郎君的錢了。娘子是要跟著兒子過一輩子的。”
祁二郎把在這裡的見聞用書信的形式發給祁大郎看,聽說祁三郎賣那些個潔具,這是曲氏的說法,很賺錢,已經在中都添了房産。
又說,祁三郎在中都還交了不少朋友現下也是見過世面的人。
至於交了什麼朋友,祁二郎也不知道,其實曲氏不是不想告訴他,就是她也知道的不多。
祁二郎在桃鎮裡住的這些日子也是細細看了祁三郎的那些個産業,聽說河邊那片地是祁三郎的,他十分不屑了一下。在鎮外買一片地建個倉庫,雖說飲食不錯,可有哪個人會為了一口吃的住個貨棧,也不知道他懂不懂得生意。
那個不懂生意的祁三郎在中都打了一個噴嚏,也不知道誰在罵他。
要說河邊貨棧的經營也是奇葩,平日裡少貨源時食客很多,等著天冷食客少了,上門要求發貨的人卻多了起來。
天氣不好的時候用馬車即費人力又耽誤行程,走水路確是一個好法子。
等著再在河邊貨棧吃幾天飯發現隔壁賣豆腐的小娘子也是本地的一個人物,只是他不知道這家豆腐店也算祁三郎的産業之一。
聽著旁邊幾桌人一邊喝酒一邊議論“豆腐西施”,聽得祁二郎入了迷。
原來這裡還有這麼有意思的事,買衣服還能從人家身上扒下來。
寫信跟大哥說一說。
看了祁二郎的來信祁大郎分析到,祁三可能是買下了河邊那一塊地,不但蓋了倉庫還建了幾家店鋪。至於是不是他在經營不太好說,也可能是租出去給了想經營的人。
這裡面的關鍵,祁大郎一想也明白,收租子嘛,回錢快一些,比自己經營産業能好一些。
他剛到桃鎮,怕是沒有什麼根基,經營一些不太壓錢的買賣回錢快些最好。如果是自己也會這麼幹。
只是沒想到那些個潔具是他的手筆。坐便什麼的已經風靡到祁家所在的城裡,那些個大戶以能用上坐便為榮。還有那些個閑人,談起潔具以坐便為話題。小娘子出嫁也陪送些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