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低著頭出了書房,他希望能獲得嶽夫的支援卻再次印證了他上次聽到的,張郎中很煩劉家人,因為人品不好。
他跟張氏一天沒有再說話,他覺得很無奈,又擔心妹妹迎娘。
等劉清清到雜貨鋪時簡梅兒已經等她半天了,“那娘幾個走了。”
一個輕松的笑終於出現在劉清清臉上,她只差拍著胸口說太好了。
“什麼時候走的?”
“早飯後。”
“她們還在這兒吃早飯了?”
“是我侍候的。”
“你可真夠意思!”
“看你這樣可是夠煩她們的。”
“記住一句話。”
“什麼?”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這一天河邊貨棧進貨全滿,就連大堂吃個飯都得等座,有外鄉頭一次來桃鎮的就抱怨,“聽說這裡好吃又方便,好不好吃不知道,哪裡方便了?”
後面有不願意等大廳的直接要了包房去吃,氣得這個站排的又說,“還是有錢好啊,連排個隊都不用,直接去吃飯了。”
想當初劉清清設了等座區的時候席掌櫃還嫌她多作怪,現在看來真是有遠見啊,不然沒有地方休息又吃不上的客人不得氣死。
好在在這裡吃飯的人都比較急,不是急著讓貨進庫就是急著讓貨上船,沒有幾個是那有閑心坐下來吃酒的。可也有在這裡談生意的,自從劉清清開始勸祁三郎從事“對縫”生意開始,他們就從中牽線撮合多方交易,從中抽傭金。現在店裡的小二們都識得字,還會勸著說生意,少不了幾個打賞。
福滿的娘在這裡養了一陣子已經能下地了,也是一個閑不住的經常跟著簡家嬸娘一起幹活,也是一個手腳勤快的。
那個“小表妹”卻是一個有心機的,店裡的小二識字時她也跟著,如今說話辦事很有樣子,不說是鄉下來的竟然看不出,只不過口音還不是桃鎮這裡的,一張嘴就能聽出是外鄉人。
福滿對目前的生活很得意,老孃在自己身邊,隨時可以盡孝,也沒有什麼牽掛,只差娶一房媳婦了。
後廚的小子一向愛取笑他,不是拿小表妹笑一笑他,哪想人家總是不吭聲,有了餘錢也會給小表妹添一身衣服什麼的。
倒是豆腐西施郝雲娘這邊有了喜事,已經有了身孕,真是太快了,本是年前成的親現在就要當娘了。
她跟劉清清說起時說:“我後娘說這是進門胎,就是成親就有了的,是好事。”她也是年紀不小了才成親的,身體成熟度是夠生小孩的,所以劉清清也不擔心。
只不過聽說了她二妹妹的婚事還得他們幫著打算就有些不高興,“她當初差一點沒要你的命,現在形勢不如人了又打起你的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