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8章 專打臉

再說人家建了棚子,冬天擋風雪、夏天擋雨,這樣的好地方上哪裡找去,又有七、八家來簽契約的。

美食街建了半個月就好了,要說有錢真的能使鬼推磨,這些匠人大多都給劉清清幹過活,她又不欠他們的錢,蓋好了讓她滿意還有賞錢,哪裡會不好好幹、快快幹。

田七郎見那些工匠每人還得了一個紅包就有些不解,他人不被人抓去當奴隸就不錯了,能找到給錢鈔的活也是遇上了好東家,怎麼還多給錢。

“這前面修完了,我打算把後面也利用上。他們還得來給我好好地做,等這一片都起來了,這地價就值錢了。”

若幹年後鎮裡的杜大郎想用他家的一座宅院換這裡的一間小鋪子時,田七郎想起劉清清的話頓時很服。

蓋高樓的那裡已經按劉清清的要求打地基了,一群力工挖了很深的大坑。

“如何要挖這樣深?”這是何先生來問的。

他聽劉小虎說他姐姐又要在河邊那裡整事了,就過來看看,本來只是天氣好的時候才繁華的碼頭竟變了一個樣子,因為有貨棧天天都有船運跟客人。

因他跟劉清清相熟就問了收入跟繳稅。

劉清清也不避他,都說清了真真嚇了他一大跳,“如此多!”

“先生,咱們大夏物産豐富,如果把南北的東西都動起來,得有多少人經商啊。”她也知道不能都經商,還得有人種地,不然國家就完了。

“讓那些有點頭腦的人出來經商,販賣家鄉的特産。老實本分的多種些地,再把朝廷會種地的人組織起來教大家種地,沒有餓死的,沒有吃不上飯的,大夏就太平了。”

何先生看她,這話,有一個人說過,只不過,這個人是太祖皇帝。

“你是如何知道的?”何先生笑問她。

“想得唄。”不能說是前世學政治經濟學學的。

“你看啊,這幾年南邊不是發水就是蟲災,江南這等好地一出事,全國都不消停。”

“我問過逃難來的人,哪有想離開故土的,都是不得已啊。”劉清清去年還救過南邊逃難過來的人,“本來是富庶的地方,因為沒有修好水利失去了多大的作用啊,讓那麼多人流離失所。”

何先生笑:“水利一事不是想不想修,而是看天而定。想太祖就命乾王修了江南的主要河道,哪想五年後一場大水全完了。”

何先生這麼說完全是在逗劉清清,那次修整江南水利乾王收了多少好處不說,還賣了不少官出去,給太祖皇帝殺他留了一個很好的藉口。

“沒有工程師就是不行。”劉清清小聲嘀咕。

她以為何先生沒聽到,哪想人家耳聰目明。

工程師麼?是教什麼的?

帶著何先生在她的工地裡轉了一圈,見工人們頭上戴著柳條編的帽子,何先生又問何故,不得已只得把安全生産的知識普及一下。

她的前世那些個安全生産的條例可比這裡全多了,“雖說他們只是便宜的勞力,可是沒了他們誰來幹活。”

“所以要提倡勞動保護!”何先生何等聰明,一點就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