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明白
人就怕想明白。一想到二嬸家裡養狗其實是為了防她們的她就知道人家已經是煩她們到老死不相往來了。
這也就說明白二嬸她們為什麼不會給她們家裡的人帶任何一丁點東西了。
人家是不想再跟她們家裡的人有太多的接觸了。
劉三娘跟著王婆子一路上理直氣壯地上山來就是因為這裡住著她的二叔跟二嬸一家,她總得他們是她的親戚應該對她家裡的人好,現在看明白了,人家是不拿他們一家當親人的。
換作一般的小娘子肯定是羞憤死了,自己家裡做的那些事任是誰都不會再跟他們作親人了,可她不是這麼想的。
你們不想理我們就不理了,由你們說得算麼?!回家再跟王婆子說。
王婆子這次來山上也不是沒有收獲,她在張氏屋裡收出半匹衣料,雖說只是棉麻的料子卻也能回去做件衣裳。看張氏那樣子應該是不想給她,結果不也得按著劉順的意思放手了。
想到這裡王婆子就樂了起來,還是得養兒子啊,兒媳婦再不聽她的也得聽兒子的。
她沒想到的是張氏臉上帶著忿色送她走了,一回身就一副放了重擔的樣子,“哎呀我的親娘啊,幸好只是半匹衣料,我以為她還想開開我的櫃子收羅一遍呢。”
劉順也放鬆下來,“若不是應對機警,她可不就要開你的櫃子了。”
他自己的親娘他太瞭解了。
“我也為跟她一起生活的那幾年就夠明白她的了,哪成想她總是讓我有新認識啊。”
背後談論長輩是不對的,可也分人、分事,像王婆子這樣一點不給兒子留活路的真是少不得被兒子、兒媳婦嫌棄。
劉三娘見奶奶抱了一卷子布從二嬸屋裡出來一點也不意外,她們今天來就是來佔便宜來了,只不過沒有她想得到的那麼多。
二嬸已經不是那個在老宅裡被奶奶隨意拿捏的二嬸了,她佔著理呢,人家一家現在是在孃家住,可不是他們隨意能來欺負的。
這麼一想,二叔、二嬸把山下原來的院子、房子給三叔了怕是就想躲了。
對,他們當初可能就想好了躲到山上張氏的孃家去,離他們遠遠的。
也別說,劉三孃的腦袋就是好使,當真被她想明白了。
那就不好辦了。
二叔、二嬸要是不再建自己的院子,怕是她這輩子都沒什麼好理由去二嬸那裡要東西了。
看劉清清那架式,根本不把幾枝珠花放在眼裡,任酒娘處置,還敢威脅她。
不如在劉清清這裡下手?看看她在鎮上到底有什麼能耐。
她想的是對的,但真辦這事時要誰去呢?
劉三娘一個小娘子在鎮上也沒什麼有能耐的朋友,求誰來打聽劉清清的底細真是一個麻煩事。
突然她想起村裡跟小混子好上的一個小娘子,不如去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