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教育自己女兒的張氏哪成想反倒受了自己阿耶一頓排揎自得不再多說。
第二天就要起程去查鋪子的劉清清自是不會在這些事情上多費心,讓去我就去,不讓去我也會去的。
自家有船就是方便,隨著自家的船一路走下去,沿祁河逛了一圈還給張郎中與酒娘各寫了一封信,氣得張氏真喊她是不是她親娘。
劉順去張郎中那裡看了信,得知清娘一切都好就放心了。酒娘那裡不但得了信還得了幾塊玉石的毛石,劉清清囑咐她一定要收好,等她回來再開。
酒娘也沒想過要開她的毛石,她只對首飾感興趣,對首飾是怎麼來的不感興趣。
以後也就養成了她是一個只知道花錢的,不喜歡賺錢,偏她有一個會賺錢的姐姐跟一個疼她的郎君。
張氏沒得著劉清清的信自是不開心,劉順側是無所謂,沒有信可是有禮物啊。
一匹袖珍的小馬是送給張氏的,知道她愛串門子,如果給誰送東西上下山的不方便就買了小馬,在給酒孃的信上說如果張氏不要就給她,酒娘喜歡得不行,跑去問張氏,又被張氏罵了一頓。
“我憑什麼不要?不要也不給你。”點著酒孃的頭,“你姐姐真是小氣只買這一匹,不是應該買一對麼。”
酒娘無辜被罵氣得回來哭,張郎中逗她寫信給劉清清告狀下次什麼都不給張氏買。
酒娘氣得極了真給劉清清寫了信告狀,人家卻在最後一家河邊貨棧裡寫信告訴酒娘給她制的寶石首飾就要到了,不要與自家的娘生氣。
能把寶石鑲嵌的讓劉清清滿意工匠也是費了許多事,這次透過船運把信給帶給劉清清問她什麼時候來中都取首飾。
短期內張氏是不會讓她去中都的,所以她只得回話請人將東西給她捎來。
她估計等她到家首飾也就到了。
小孩子總是單純些,雖然剛剛捱了罵這會兒就收到姐姐的禮物就很開心。
於是酒娘做了一件差得把張氏氣翻的事,她去跟張氏顯擺去了。
“清娘說她給我做的首飾會跟她一起到,我五天後到碼頭去接她。”
張氏說:“不準去!”
“我跟姥爺一起去,不用你準。”氣她就是故意的。
張氏果然要摔筷子。
好在劉順把她拉住了,“她只是一個孩子,你跟她發脾氣好麼?”
張氏氣得多吃了一碗飯,回屋的時候胃都撐疼了。
無奈的劉順只得給她找了消食的山楂丸子,再配了一杯紅茶。
“她們哪裡像是我生的,真真是來討債的!”張氏大怒。
劉順喂她喝了茶,“我看你才是自找麻煩,同她們幾個小的生氣,你這一把年紀都活到哪裡去了。”
張氏還是胃疼、肚子疼,半夜裡還拉肚了,弄得劉順這一夜也沒睡好。
張郎中卻是不管她的自已睡得香極了,作為一個郎中的女兒能把自己吃得撐到拉肚,他覺得自己更沒臉。
虧她平日裡還跟陶氏她們講養生,現在看只得講生養才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