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劉清清請何三娘吃的是牛肉拉麵,且是她親自動手給拉的,廚間的幾位見面條可以這樣做均都瞪大了眼睛。澄清的牛肉湯配上紅的辣椒、白的蘿蔔、薄薄的牛肉端過院子時頓時吸引了幾個老餮的眼球。
“這可是你的不對了!怎麼對人差距如此大?”果然有不平的人跳出來挑理。
“何家三娘子平日裡吃不好這裡的東西,偏巧我會個討巧的,你們不要跟著說理。有想吃的下個單,我給做。”
“當然要吃,再上盤牛肉,喝點老酒。”這位是想喝酒的。
“肉多一些,滋味才足。”這是想吃肉的。
“我這裡人多些,又能吃,你能不能多做幾碗。”這位可能是飯量大的。
劉清清笑著應下,把面給何三娘送去。正巧何三娘來了癸水正疼得趴在桌子上不能抬頭。
“這是怎麼了?”劉清清一身的男裝進屋讓張嬤嬤一臉不得勁。
“這是女孩子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果然沒給劉清清好臉色。
“有熱湯面,吃點就好了。牛肉也壯力,有了體力才能挺住。”想來何三孃家裡沒有人跟她這麼說過話,把趴在桌上的何三娘逗得一邊咧嘴一邊伸手拿筷子吃麵。
張嬤嬤可能也想給何三娘弄點熱乎的東西吃,見有牛肉麵也沒再拒絕竟然主動給何三娘遞勺子。
一碗麵下肚,何三孃的臉色好了很多,張嬤嬤這才給了劉清清一個好臉色。其實劉清清也明白張嬤嬤的本意是怕她接近何三娘帶壞了何三娘,像她這種敢在外面經商的小娘子在這裡也是異類。
何三娘是知道回報的,吃了人家的面就主動送劉清清到門口還大聲道謝,請劉清清下次有了好吃食再送些來。院子裡剛才沒跟著起鬨要面的這時可悔壞了,連何三娘這麼挑嘴的人都愛吃,應該是滋味好的東西。
拉麵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好的,劉清清盡心地教後廚的幾個孩子,也就成了幾碗還都是她拉的,其他人就不用多說了。幸好有美味的牛肉湯和配菜,後院的幾個客人成了孩子們練手的對像。
前面大廳今日和往日也沒什麼不同,到了飯點就客如潮來,當然不是飯點也有散客因為總會有船靠岸,總有下船就看到河邊貨棧的客人尋著炒菜的香味進來點上一兩個小菜,或就著一小碗米飯,或點些老酒。
劉清清把貨棧當日的生意處理好了已經是夕陽西下了。她去接了劉小虎時正碰到何先生在講課,就坐在隔壁屋子裡“偷聽”。
“潯王變法,立新丞相何意?”何先生明顯在問劉小虎對政治的看法。
劉清清撇嘴:那麼小的一個男孩子怎麼會懂你的政治?
“潯王變法讓奴隸自由,擁有自己的土地。國家才有更多的糧食和賦稅。不把錢財集中在奴隸主手裡而是集中在國家裡。”劉小虎蠻有想法的。
劉清清也認可他的想法,歷史的發展就是不斷解放生産力,有了生産力的推動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當初上學的時候她的老師就是這麼講的。這個弟弟可以啊,竟然能想到這些,果然是她的親弟弟。
劉小虎跟何先生道別跟著劉清清回家,路上幫著背劉清清的背簍。
“今天吃啥?”這是劉小虎的每日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