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卻是把劉義家兩口人帶到了山上小院吃飯,劉義家的兩個小娘子因為家裡沒有人管她們就送到山上由酒娘跟單寶兒看顧著。
陶氏一天沒見著自己的孩子不由得有些心焦,現在看到兩個小的跟酒娘玩得這樣好就放下心來。
她的大女兒還把手裡的吃的遞過來給她嘗。
張二郎也跟這兩個小姐姐坐在一起,三個孩子吃的是一樣的東西。
陶氏一直覺得二嫂家裡過得好怕她對自己的孩子跟她的不一樣,如今一看二嫂卻是能一碗水端平的。
“她們已經吃過了。”酒娘見三嬸盯著兩個小妹看,“也不知道你們得忙到哪個時辰,怕她們餓就讓她們提前吃了。一個一碗。”
陶氏看見了這姐倆肚子圓鼓鼓的。
山上小院的晚飯一向以清淡少油少肉為主,恰逢劉奉祖過世更是不能吃得葷腥。
但對於劉義夫妻二人來說已經足夠好了。
飯後劉義問了問二哥劉順怎樣安排自己的娘,“我想著她對我還好些,不如讓她搬來跟我一起住吧。”
他這樣一說弄得陶氏臉上的神情緊張起來。
劉順哪裡會不知道陶氏的心思,哪個兒媳婦願意跟多事的婆婆一起住,更何況王婆子不光多事。
略一沉吟,劉順就有了決斷,“娘如今身子不錯,她自是願意跟著大哥一家住的,若是她身子不好我就接過來侍侯她,你們來看她也便宜。”
“可是…”劉義看一眼二嫂張氏,劉順的眼光也順著他的瞧了過去。
他們都明白王婆子有多看不上張氏,原來在家的時候真是百般挑剔。
但誰能保證她就喜歡陶氏了。
想當初陶氏懷不上孩子時王婆子在村子裡罵得那個厲害,怕是在桃家村問誰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嘆一口氣,劉義只能同意二哥的做法,如今自己的娘不吱聲他們還是不要惹事了吧。
就在劉家人給劉奉祖準備後事的這幾天裡,有一夥外鄉人來了桃鎮,他們住店的住店、買貨的買貨、還有逛街看景的。
只不過河邊貨棧裡的那些個夥計可不是一般人他們馬上就聞出了探子的味道。
反間後得知這夥人是從江南那裡來的,來自一個經商大族,他們是被人派來專門打聽劉清清的。
貨棧裡的夥計想把這個事告訴劉清清可是席掌櫃卻把他們攔住了,“她家裡有長輩去世,去告訴她這個訊息不好。咱們盯緊些就好。”
田七藉著巡邏的機會也出去盯來桃鎮的這批人。
金嫵娘得知劉清清手下還有軍中的哨探為她效力不由得贊她一聲,“果然是一個有能耐的,能攏住這些人可不容易。”
又聽說她在桃鎮那裡建了一個員工村,來給她做工的人都有棲身之處,家人也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大郎看人還是蠻有眼光的,這個小娘子我很喜歡!”然後她看向豐喜娘住的那個院子,“只看她有沒有能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