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她果斷地拉起了張氏告辭走了,劉順也不想跟劉迎娘這個窩裡橫的再多說話了,於他帶著劉義也告辭了。
走了也好,王婆子也想知道張氏給劉迎孃的小兒子多少錢。
好不容易看劉順他們走出了院門,王婆子就拉著劉迎娘回了正屋,關好門不讓韓氏進來。
氣得韓氏在門外白了她們一眼又一眼。
劉迎娘把一床厚被鋪好,再倒錢,外面的人就聽不到錢落在炕上的聲音。
數一數,不多不少,正好兩百個。加上王婆子給她的三百個錢湊成了五百個錢。
“也行了。不少了。”王婆子這麼多年頭一次為張氏說了一句公道話。
結果人家劉迎娘並不領情,“她能給我家小兒兩百錢,怕是家裡錢都成山了,這才是哪裡到哪裡?”
王婆子看了她半天都不知道說什麼好,這裡可是鄉下,只要人勤快就能餓不死的鄉下,有時候根本就不需要花什麼錢。這五百個錢在大夏有劉清清前世五千塊的購買力。
真是不知道劉迎娘哪裡來的自信心,以為她的二哥跟二嫂會買她的賬。
“迎娘啊,你阿耶去了你知道麼?”
不明白自己的娘為什麼突然這麼問她,劉迎娘直接回答:“知道啊。娘,你問這個做什麼?”
“沒有人再給咱們撐腰了,你可要想明白,以後不能再不管不顧地說話做事了。”
“娘,你怎地這樣說?”劉迎娘還沒明白王婆子的意思。
其實從今天二兒子跟二兒媳的態度上她就看明白了,人家管自己是應該的,可是不欠劉迎娘什麼,能給她小兒子些錢鈔就是盡了情份,只可惜劉迎娘是一個不知事的。
鬧了一出,得了兩百個錢,劉順讓劉義第二天一早送她回家。一路上這兄妹二人一句話都沒再說,劉義是被她傷了心,而劉迎娘則是認為這個三哥佔了她應有的那份東西。
或許就是劉順的那座院子吧。
韓氏因為想挑唆事被王婆子罵了七八個早上,後來是劉正聽不下去了為韓氏出了頭才算了事。這也讓王婆子看明白了,不光是二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這個大兒子更不怎麼地。
只一夜之間,王婆子彷彿老了十幾歲。劉順正好趕上一趟鏢走了十來天,再回來一看王婆子嚇了一大跳,她顯得老態龍鐘完全沒了前一陣子的神氣。
找來三弟一問原來是娘在家裡罵大嫂被大哥給傷了。
若是這樣他也不便出頭,便藉著來看王婆子的功夫問她願不願意跟著他去住。
王婆子看了他半天才說:“這是你阿耶蓋的房子,我憑什麼白給他們?四個孩子,憑什麼白讓他們住。我要死在這裡,讓他們天天睡得不安生。”
劉順也知道她說的是氣話,可若是她一直這樣想怕是跟大哥大嫂的爭吵會越來越多。而韓氏那個人可是一個只可得了一回手就次次不讓分的主。
“也行,娘你自己做主。不管什麼時候我跟張氏都能養活你,差誰也不差你那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