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那湯氏如今有些急了些,上來就問王十七娘,“蜜娘可曾同你講了那劉清清的異處?”
王十七娘被她那直接了當的不要臉給弄懵了,緩了一口氣就反問道:“什麼異處?只愛錢財不懂操家麼?”
湯氏沒想到她這樣回答,瞪著兩只大眼睛,“哪個小娘子不愛錢財,也算什麼異處?”
王十七娘喝了一口手邊的茶水,“那我可就不知道了,蜜娘這孩子哪裡會跟我多講什麼話。她心裡有事都在她心裡裝著,我呀,就是想問也問不出來。”
這原是湯氏用來堵王十七娘的一句話,想當初她把田蜜娘收拾得病了,人家親姨上門來看看,她就是這樣一問三不知地給人家懟回去的。
湯氏聽後大恨,咬著後槽牙看著王十七娘。可人家偏不看她,還一口又一口地喝著自己的茶。
湯氏沒了法子,只得同她講,“我家郎君也是為了蜜娘好。若是能找到天命之人不也是蜜孃的造化麼。”
她這話去哄騙一個無知婦人還行,偏這王十七娘的郎君也是在朝為官的人家哪裡會聽她的。
“哎呀,聽你這麼一說我也想為我家郎君找一找那個天命之人呢,說不定他能官升三級。”這就是諷刺她了。
湯氏走的時候氣得要死。今天就不應該來這裡找個麻煩。再一想田蜜娘那個妹妹還在她手裡不由得就笑了起來,你妹妹病了看你回不回來。
誰知她剛回到家就聽說田蜜孃的未來大姑姐來拜訪了,還把桃娘給接走了。
一問是誰同意接走的,竟是她那個婆婆。那老太太一向偏愛蜜娘姐妹,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她們娘也沒給田家留下男丁,只有這兩個姐妹,我把她們都嫁好了,也算對得起她們那去了的娘了。”
要說田蜜孃的親娘可真是中都裡拿得出手的大家閨秀,以田樸的為人能娶到她也算是三生有幸,可她偏是一個短命的為了生個兒子把命都搭上了。
結果孃家給的那許多嫁妝跟資助只成全了一個田姓的光祿寺大夫。
只有田蜜孃的親姨還記得自家那短命的姐姐並受她臨終所託常常去看看那苦命的姐倆。
田家老太太也是一個知理的,知道自家兒子的官也是得了王家的助力,對這兩個孫女還不差。
湯氏孃家不成樣子,自己卻是一個鬼心眼多的,自打嫁進了田家就把住了田蜜娘娘親的嫁妝說是替她看著,也不知道那些個錢鈔都看到哪裡去了。
好在田蜜娘也是一個想得開的,能把自己過好就行了,哪裡會跟她計較這些,就是計較也沒人家那兩下子搞不好就把自己給搞臭了。
劉清清來接桃娘也是聽了田蜜孃的話,她常跟劉清清說自已的親妹子有一些痴傻,不鬧人卻是不會照顧自己,將來自己嫁了怕她留在家裡受氣。
劉清清也明白這是田蜜娘在探自己的口風。當時沒給田蜜娘什麼承諾但也是把她的話放在心裡了。
解決完中都這裡的煩心事就去了田家拜訪,那貴重的上門禮讓田家老太太也挑不出什麼來,沒想到小小的一個桃家村竟出了這一戶明白事理的人家。
一問,那張郎中當初在中都也不是一般的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