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能怪你,你定有你的難處……”
……
母女二人見面自然百感交集,沈慶剛也是老淚縱橫,他看著清璇,說道:“你這模樣,似乎還比從前小了許多,爹也不知怎麼回事,可你還能活著,自然是極好的,我們一家人總算又團聚了……”
沈天樞也在一旁抹眼淚,場面甚是感人。
楊桓默默地坐在一邊喝茶,總覺得哪邊有點不對勁……這場面,似乎沒自己什麼事?
於是他決定刷存在感:
“伯父,伯母。侄兒從未有扣留阿璇的意思,只是方才阿璇換了一件衣裳,故而出來地晚了一些。如今見了伯父一家團聚,侄兒自然是歡喜的。”
沈慶剛照例不理他,沈夫人摟著女兒,可沒空理他。沈天樞卻好奇,問道:“我好端端的妹子,怎麼變成了一個孩子了?”
“沈兄有所不知,四年前阿璇雖身死,可魂魄卻重生在了清河知縣家的小姐身上,我也是幾個月前才知道的。”
沈夫人便拉著清璇的手,淚眼盈盈地說道:“我苦命的兒啊,清河那種窮鄉僻壤,你肯定吃了不少的苦罷?”
沈慶剛的心思不在噓寒問暖上面,他盯著楊桓,眼誰犀利:“既然如此,那璇兒我們今日便帶回去了,璇兒重生之後雖然年紀小些,可畢竟是十三四歲了,留在丞相府,確實不像話。”
這言下之意便是責怪楊桓前些日子偷偷留清璇在府裡了。
“璇兒帶回去,認祖歸宗,我沈家自會送金銀珠玉感激丞相照拂之情,至於今日,我們便不多留了,丞相以為如何?”
能如何?老丈人要帶媳婦走,還能如何?
楊桓皺著眉思索了一陣,便說道:“清璇此番回去,不宜認祖歸宗。”
沈慶剛那個火啊,你扣著我女兒幾個月不放,你他媽還不讓她認祖歸宗,你個混小子,你再說一句老子劈了你!
楊桓不懼老丈人的怒火,接著說道:
“那和尚想誹謗清璇,被侄兒壓了下去,可清璇一回去便認祖歸宗,不就是承認了那和尚說的是真的了麼?日後京城裡議論,對清璇不好。”
沈慶剛一聽有道理,卻依舊冷著臉,語氣不善:“那你想做什麼?”
“侄兒以為,伯父不如對外說認下了清璇做義女,再去聖上哪裡求一個郡主之位,豈不更穩妥?”
沈慶剛深以為然,點了點頭,卻還是不肯搭理楊桓,只對著身後的妻兒說了一句:“走了,早些回家,你娘兩還能說說話。”
說罷便帶著一家子大搖大擺地走了,清璇被娘摟著,還趁機回頭,對著楊桓狡黠一笑。
楊桓只有苦笑。
沈慶剛是唯一一個“搶走”了他老婆,他還不能生氣的人。
算了,先修整幾日,等沈家緩過來了,本相去提親去!哼,此事只有先定下來,才能不慌啊。
然而想定親的不止楊桓一個。
出門隔著兩條街,王府裡還有個百裡策。
話說沈慶剛接了清璇回去,自是欣喜異常,隔日便大辦酒席,只說同情清璇早早沒了爹孃的悽苦身世,加之和自己早去的女兒極為相似,便受收了她做義女。
沈慶剛又火速進宮,小皇帝因為四年前的事情,本就心虛,這次十分爽快地給了一個“佑安郡主”的稱號,不言而喻,自是希望他這個女兒平平安安的。
百裡策得知這個訊息後,勾唇淺笑,甚是撩人,替他上茶的侍女慌忙紅著臉退了下去。
“扶風,這個訊息好極了。”
“好訊息?”
“自然是好訊息,你想想,清璇回了沈家。楊桓縱是想見她,也是鞭長莫及。再加上沈家長輩對楊桓的偏見,你說說,我與楊桓同時提親,沈大人會偏向誰?”
扶風驚訝:“世子,您的意思是……”
“扶風,”百裡策輕笑:“我們準備準備,過兩天便去……”
“便去提親?”
“你啊,”百裡策笑道:“你什麼時候能聰明些?清璇與家人分別四年才回去,沈家自然愛惜得緊,怕是應不了提親的。”
扶風迷糊了:“那世子去沈家做什麼?”
“自然是去混臉熟啊,”百裡策臉上還有點得意:“在沈家長輩面前混個好印象,等到時機成熟了,再提親,便能一舉抱得美人歸,楊桓之前這一場,只能算是白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