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玉藻前慘笑著,別有一番韻味,她質問道,“何為天命?何為人?何為妖?你不過是個懦夫罷了!”
安倍晴明無言以對,風中似有片片回憶在飄零。
“我本是四千年前山中一隻白麵金毛九尾狐,得天獨厚,無師自通,僥倖修成人形。在此之後,我服侍過三位君王。”玉藻前就這麼回憶起了自己的一生,他的話在風中飄蕩,勾勒出了幾千年前的史詩,“第一次遇見帝辛,他還是個小孩子,他乘著高頭大馬從我那座山頭奔過,我鬼使神差地喊了他一聲,他便回頭與我相望,那一次他雖然好奇但還是走了。當時我也很是失望。不過後來的那幾個月,他經常從那條山路經過,有時還特意斥開手下,我猜測他是為了再見我一面。直到那一天,他策馬停到我身前,讓我和他走,我才離開了那座生活了幾百年的山頭。他把我安排了一個奴隸之女的身份,那時候他給了我第一個名字,妲己。我也將我自己是妖的情況和他講了,但他並不在意。他隔三差五便來看我,還給我帶好吃的,好玩的新奇事物。此後,我傳授他妖修之術,讓他氣力遠超同類,文才冠絕古今,這是我唯一能給他的了,在當時。”
安倍晴明學貫古今,對華夏的商周時代自然有所瞭解,他知道帝辛本名受德,帝號辛王,後世稱商紂王,是商朝最後的一個君主。
但玉藻前所說的還是他頭一次聽聞。事實上,這種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史書上的秘辛,直到如今,可能只有玉藻前這唯一一位親身經歷之人才瞭解了。
據說,帝辛天資聰穎,聞見甚敏;稍長又材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歡心。時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載,帝乙崩,帝辛繼位。紂王帝辛,是商朝第三十代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國之君。紂王除了天資聰穎、領悟力奇高之外,也是少見的大力士。關於紂王的一切,大多僅限於歷史記載,對於紂王的魔性來源,卻決少有人知道。沒有人知道紂王的魔力到底有多強,所以對於紂王的一切只能用空白來形容。
如果真如玉藻前所說,是他傳授帝辛妖修之法,那麼一切就解釋得通了。
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
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這都是安倍晴明透過史書對商紂王帝辛的瞭解。史書上對這位亡國之君的評價褒貶不一。帝辛繼位後,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展,國力強盛。他繼續發起對東夷用兵,打退了東夷向中原擴張,把商朝勢力擴充套件到江淮一帶。特別是討伐徐夷的勝利,把商朝的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對東南夷的用兵,保衛了商朝的安全。帝辛敢於革除先王舊弊,不再屠殺奴隸和俘虜。而是讓他們參加生產勞動,補充兵源,參軍作戰。他蔑視陳規陋俗,不祭祀鬼神;他選賢任能,唯才是用,不論地位高低;擇後選妃,不分出身貴賤,立奴隸之女妲己為後。寵幸倍之,唯言是從。
單從這一點來說,帝辛是做出了大功績,敢於改革的君王。
但是到了後期,這位君王居功自傲,建鹿臺,造酒池,懸肉為林,過著奢華的生活。加上連年征戰,使兵力不足,國庫空虛。他剛愎自用,聽不進正確意見,殺比干,囚箕子,失去人心。他在討伐東夷之時,沒有注意對西方族的防範,加上對浮獲的大批俘虜又消化不了,造成負擔。
最後周武王發動牧野之戰,揮兵朝歌。商朝以帝辛於鹿臺滅亡。
這就是安倍晴明所知道的關於帝辛的歷史,但似乎這些歷史中又藏著一些秘密,不被後人所知。
“直到現在,他也是我見過最有天賦,最有君王氣魄的男人。他對我所教授的修妖之法領悟很快,當時我對實力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但是覺得他那時候很快便幾乎趕上了修煉幾百年的我。最難得的是,他年輕的時候不墨守陳規,一心勵精圖治,以期增光先王,宏振邦。當時的政治也還清明,四海也還賓服。只是江淮間的夷人,還時有內侵。帝辛八年,九月甲子卜,“徵夷方”,紂王決心御駕親征,徹底制服夷人。帝都的九月,沫邑柿葉染丹,淇濱竹林葉翠。我還記得英姿颯爽的紂王,身著戎裝,在大臣的陪伴下,舉行了告廟典禮,接著在大校場殺牲祭旗,鳴炮啟駕。只見旌旗蔽天,戈戟耀日,這時紂王坐在四馬拉的戰車上,在四轔馬蕭聲中,東征大軍出淇水關,越過湯湯南流的淇水,跨過滾滾北流的大河,向通行為表現黎邑在今河南浚縣東)的大道進發。在黎邑會合了諸侯發來的軍隊。紂王作了徵東夷的誓師後,東征大軍便直奔商邑今河南商邱)而去。在商邑略事休息,第三天便向攸地今安徽桐城縣)開跋。到達攸地後,紂王接受了攸侯的參拜及軍情的彙報。紂王的大軍在攸侯軍隊的前導下即開赴前線。也許是由於王師軍容的盛壯,夷方聞風喪膽,倉皇遠遁。紂王的軍隊只和東夷的盟國小有接觸,未有大的斬獲。後來紂王的軍隊在夷方國域大肆威勢之後,即於次年正月,由前線返回攸地。再入商邑。在商邑舉行了告廟後,紂王的大軍便走上返國的道路。在返國途中,遇上風景好的地方,便留連幾於;碰上好的圍場,便狩獵一番。邊走邊玩,興致勃勃。直到楊花撲暮春天氣,王師才回到沫都。那時候我看著紂王凱旋而歸的那一瞬間,真的是風光無限,只覺得裡面也有我的一份功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玉藻前的訴說,那副偉大的史詩長卷彷彿就展現在安倍晴明的眼前。
“不過自擴沫都為朝歌后,漸漸的他就變了。他在人臣面前開始驕橫起來,變得剛愎自用、他巧言飾非,聽不進諫言,矜人以才能,以為天下沒有人能高過自己;甚至對大臣說話,也漸聲高氣粗,裝腔做執,漸漸地連比干的話,也聽不下去。他將我選為妃子,開始一個勁地追問我的看法,我一個剛出世的狐狸,哪裡知道治國之法。他說要給我人間最大歡愉,便自顧奢侈起來。雕花的筷子換成了象牙的,杯子也換成發犀玉的。有了象牙筷、犀玉杯,又要吃旄象豹胎。穿衣要錦衣九重,住房要廣廈高臺;而且梁要雕,楝要畫,窗要鏤,牆要文。摘星不足壯觀瞻,又另起鹿臺。原配姜氏,年老色衰,便要諸侯獻美女。於是使師涓創新淫聲,引進“北里之舞”。把搜求來的狗馬廳物,充滿宮室,雜耍百戲,俱置苑中;擴大沙丘苑臺,廣建離宮館,多置飛禽走獸,供己享樂。閒來宮中無事,便逐狗鬥雞,飲酒作樂。鑿池儲酒,懸肉如林。讓婦女倡優,裸著身子,跳互相追逐的“北里舞”,以取笑樂。每到秋高氣爽,紂王便陪著妲己到西山一帶去打獵,有時到更遠的輝縣一帶,甚至十天半月也不回來。”
玉藻前的話變得有些無奈,繼續道,“後來他連我的話也聽不進去了,想求長生,四處搜尋魔書,祈求以魔入道。他甚至開始周朝涉之脛,剖孕婦之腹,作長夜之飲,以至把記日的干支都忘了。從而對鬼神的祭祀也便荒慢起來。由於生活下的日益奢侈,賦稅也上加重,而鹿臺的府庫,鉅橋的糧倉,卻裝得滿滿的。後來他還挖了恩師比干和箕子的心,用來修魔。那時候我就後悔了,我知道他是入魔了,因為他之前的人生實在是太一帆風順了,我也逃不了干係。”
“如此說來,你是被冤枉的了?”安倍晴明知道玉藻前不會對他說謊。
“哪有什麼冤枉不冤枉。”玉藻前苦笑道,“那時候的確是我帶其走入妖修一道的,最後卻也沒能阻止他做錯事。在他的一生,我放任他變得剛愎自用,暴虐無道,他的滅亡,商朝的滅亡,我也的確脫不了什麼干係。所以後人將罪責推到我身上,以最惡毒粗鄙的語言辱罵我,我也都認了。周朝一眾有能之士討伐我,我也認了。但是後人罵他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丞民,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我確實為其抱不平,無論如何,帝辛在他的前半生也是做出了極大功績的,後世之史書,少不了周朝以及後代之有意抹黑。”
安倍晴明沉默良久,他從未如此急切地想了解一名女子的生平,但最終還是冷冷地吐出了三個字:“後來呢?”
“商朝滅亡,後來姜子牙聽了我的故事,饒了我一命,但將我驅逐出華夏。我無奈只好奔赴印度,隱姓埋名生活在當時的摩揭陀國,在那裡我認識了我人生中的第二位君王——斑太子。”
喜歡血族手札請大家收藏:()血族手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