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校的生活總是單調而忙碌,每天都是做不完的訓練,折騰得人筋疲力盡。
除了最開始的幾天,蘇祖很快就適應了體校的生活。
畢竟,他比這個年紀的人多了十幾年的生活經驗,和隊裡的幾個小夥伴也熟絡了起來,其中像張全山這樣性格好,開朗大方的,算是相處得比較愉快。如袁成敏之類的,就不鹹不淡,還有一些隊員和小家夥,都能聊得來。
曾經蘇祖也聽過不少關於體校的傳言,體校生各種打架鬥毆,霸淩新人,抽煙喝酒泡妞,內部混亂之類的。
但在建平市體校他還沒有感覺出來,也不說風氣特別好,但總體和這時候的普通中學差不多。
聽張全山講,以前體校也很亂,一週總有那麼幾次群架,和周邊的中學,乃至建平師院那邊都起過沖突。和社會上的混混搞在一起的也多,到處都是拉幫結派的現象,不少人身上都是各種龍虎梅花的紋身,號稱什麼七狼五虎之類的。
謝彩文分管工作後,直接大刀闊斧地開了不少人,整個田徑專案上踢了一大半,算是真正殺了一下學校的歪風邪氣。據說當時有不少家長都來學校鬧,還有一些誤入歧途的學生拿著片刀要砍人。
不然一般像田徑這樣的大項,短跑隊不可能就剩下八九個人的。
其實一般來說,體校在田徑專案是最不缺人的,就建平市體校每年最開始招的百多個人都在田徑上。
這個時候國情是這樣,青少年體育運動員在專業體校階段,經常剛開始一大撥人,統一算做田徑運動專案下面。
練了一年半年的,各個專案的教練就開始挑人,專攻具體的重點專案。
有點像京劇學徒,從小在戲班子裡學的是一樣的基本功,練過幾年之後,師父按照他們不同的身體素質和形象氣質,再讓他們去專攻生、旦、淨、醜不同的角色。
還有剩下很多不被看好,沒選上的運動員,一般就是從大專案上往冷門專案上調濟,這幾個去射箭,那幾個練曲棍球去吧。
08年奧運會女子射箭冠軍、山東青島的張娟娟,就屬於這種情況,當初是田徑隊,不被教練看好,調去射箭了,沒想到無心栽柳柳成蔭。
體校的文化課也簡單許多,各個科目老師課堂紀律要求也不嚴格,最常見的景象是,老師在上面講得天花亂墜,下面幾乎都在趴著睡覺。
十多歲的少年人,每天大運動量的訓練,本身就渴睡。再加上來體校的,很多是真不愛讀書,文化課出了寥寥幾個外,真沒多少人是認真聽講的。
偶爾缺課開溜的,也不少見,不過這些都不管蘇祖的事,他每天就是上課,吃飯,訓練,睡覺。
來體校的第一個星期的時間,蘇祖跟著其他隊員訓練,最開始基本都是墊底。慢慢的隨著訓練的適應,飲食大量攝入,體能素質上又加了2點,耐力加了1點。體能素質達到了12,耐力素質達到了10,才在第三週的時候勉強跟得上其他隊員的訓練節奏。
訓練的專案主要是跑跳為主,著重於體能和力量的練習。比如無器械的力量練習時的蛙跳和跨步跳。
短跑對腿部和臀部的爆發力要求很高。要提高短跑能力,首先要進行的就是提高這部分肌肉的力量。蛙跳是發展大腿肌肉和髖關節力量的練習。
然後就是跨步跳,也就是三級跳,左右腿交替的連續跨跳訓練。跨跳鍛煉腿部爆發力、上臂擺動力量,以及整體協調性。
很多專案練法,有些蘇祖有接觸過,有些則完全沒有試過,像踩橡皮筋高抬腿,拖拉重物跑之類的。
最大的感受就是枯燥和累。
在訓練強度上,隊員是沒說話的資格,教練隨隨便便一張嘴便是蛙跳3圈,跨步跳5圈。
400米的跑道,別說是跳,就跑都累得慌。
這種體校的訓練計劃,一般都是教練員自行安排,憑借的多數也是經驗,自身訓練的體會,還有就是一些培訓的時候取來的經。
至於運動員會不會受傷,膝蓋磨損嚴重,肌肉拉傷之類的,也沒人管這個。真受傷了,醫院開出證明,教練也能讓請假。其他的,沒出成績,進入省隊國家隊,誰和你談這些。
在這點上,蘇祖發現自己的短跑教練在訓練計劃上還是有目的性的,一般在大強度訓練力量或者跑跳速度後,他會穿插著一些簡單舒緩動作,放鬆肌肉骨骼。
而且現在是冬天,在隊員們看來很高強度的訓練,其實教練員眼裡,還是低的,這個時候是儲備體能的好時機。
蘇祖在這種大強度的訓練下,訓練的效果提升得很快,再加上系統屬性點加持,到進入體校的第四周和第五週的時候,體能短板完全補上。
第六週,也就是一個半月的時間,除了完成教練佈置的訓練計劃外,已經開始留有餘力地做一些加練。
這一段時間蘇祖的加點,都是潛能值到100就馬上加點,這種屬於系統作弊器一般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訓練去適應,作為一個運動員根本沒辦法完全適應。對於身體各個方面的掌控感,都需要有一個過渡時期去適應。而且這種無形的提升,都需要跟著補充大量的營養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