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就各位,預備……”起跑線前,一名助理教練充當著發令員。
“嗶——”一聲清脆的哨音響起。
蘇祖和張川兩人同時快速跑了出去,這一趟是省隊的考察試訓,蘇祖不敢說一定跑得如何,但基本也是實打實的賣力。
陪他一起跑的這名選手實力不俗,至少從起跑開始,蘇祖無論是起跑反應還是加速,都處於一定的劣勢,落後了一兩個身位,很快過了直道,進入彎道階段,差距就出來了。
張川的彎道技術比起蘇祖來,完全不在一個檔次,而且後半程的沖刺速度和節奏也保持得非常好。
最後撞線的時候,蘇祖落後張川差不多有五六米的距離。
蘇祖21秒94,張川21秒37,測試的成績出來,助理教練將兩人的這一次成績說了一下。
差距還是很明顯,但沒有人計較這個,兩人的年齡差距和訓練程度擺在那裡。
莊韜看到這個成績倒是知道,蘇祖的200米成績是有了不小的提升,已經快邁進200米的一級運動員行列。
在200米之後,又休息了一陣,這次跑的是400米。
可能是受連續測試的影響,蘇祖的這一輪400米成績是5秒。
跑完400米之後蘇祖也是氣喘籲籲,繞著操場轉悠了一大圈才漸漸平複下來。
這得益於他後面大量加強了體能和耐力,總體提升身體的素質。
短跑專案是一項極具耗費體能的運動,隨著訓練的加強,蘇祖意識到出了敏捷素質外,體能、耐力等其他方面素質一樣不可獲取。對於運動員來說,各項素質都是相輔相成的。
田徑專案平時訓練是需要週期強度訓練的,而保障週期強度訓練的前提就是有氧能力。說白一點,有氧能力不行就做不了週期強度性訓練,因為難以保障質量。
三項測試完畢,沈國營讓陪同測試的張川繼續回到訓練場訓練,開始根據蘇祖的各項成績做了簡要的分析。
很多人概念裡,運動員跑100米、200米或400米,都是由他們自己選擇的,只要某一個項突出,比如100米跑得比別人快一些,就可以練習100米。但事實上,在專業的專項教練眼中,完全不是一回事。
你100米跑得快,有潛力,但是在100米的領域頂尖高手太多,你黃種人天賦撐死了上限也就是一個10秒。
但如果你100米跑得快,爆發力好,同時呢,腿長個子高,柔韌性好,彈跳力出色,節奏感極佳,那轉去練110米欄,可能兩兩一結合,就成就了世界頂尖的水平。
運動員自身有時候覺得自己擅長100米,跑得快,可在真正眼尖的教練員裡,稍微一分析,就會得出,你速度耐力好,跑200米和400米更容易出成績的結論。
這還是單單短跑的幾個百米領域,要是在田徑裡的其他專案,還有非田徑的專案,那就能夠得出更多的結論。
“沈教練,你還需要測試什麼?直接說。”
莊韜看著蘇祖今天的幾趟跑的,大體是滿意的,但總歸來說,訓練時間太短,可以改善的地方有很多。
沈國營蹙著個眉頭,似乎有些拿不定注意,頓了頓才道,“莊教練,這樣吧,我們去醫院做個體檢。”
“行,你是大教練,你說怎麼辦就這麼辦。”
莊韜瀟灑地揮了揮手,看著沈國營那副糾結的模樣,心裡有幾分暢快。
競技體育啊,還是得拿成績出來給人看才行。嘴上說著一套一套的,搬出各種理論,人真在你面前的時候,是不是多少都會有些動心。